第75章 年初会议(2/4)
。
周胜利按照智愚大师给的配方试酿了十几坛白酒,放在龙山院内的红薯窖里窖着,过年带了两坛回来。
下午吃饭前,父子三人坐在桌前,周胜利打开了一坛,屋里顿时弥漫了酒香。
往外倒的时候,酒线悠长,但倒在杯里,还不是智愚大师带的酒那种浅黃色,酒沫也不如智愚大师的酒多。
周抗战品了一口,说是好酒。
周胜利感觉着酒的曲香偏重,醇香偏轻,分析是因为窖藏时间过短。
野猪肉虽然肥肉少,但吃起来比家猪肉香。
父亲周抗战与中国的绝大多数父亲一样,在孩子们面前不苟言笑,保持着威严,尽量不流露慈爱的一面,但对儿子的爱却是深邃的。
第一杯酒入腹,他开始寻问两个儿子的工作情况。
周胜刚一句话回答得很清楚:“我这个司机还在学徒期,每天就是跟着师傅跑车。”
周胜利报喜不报忧,没有说他为什么入村驻点,也没有说在村里遇到了哪些挫折,详细说了他在山后村发展了长毛兔养殖让全村人增加了多少收入,发展的草编专业队如今已是乡工艺美术公司,推广的花生地膜覆盖取得了巨大成功,把村里的涝洼地变成了亩产过千稻田,蔬菜冬暖大棚已把冬季蔬菜推销到了江海市。
他在外面一向低调,没有把握做成的事从来不说,但面对父亲他却没有保留,还畅想了再到年底龙山乡的经济发展水平。
周抗战很有兴趣地听着,有些地方问得很细。末了,突然问道:“小三,你在乡里究竟做什么?”
正说得很兴奋的周胜利猛然一愣神,“我在乡农技站当技术员。”
周抗战狐疑说:“乡里的农技员要想着全乡的经济发展,你这个技术员当得很特别呀。”
周胜利意识到自己刚才忘乎所以了,被工作了多年的父亲看出端睨,掩饰道:“我们年轻人净爱瞎想,在您这位老干部面前丢丑了。”
周抗战紧追不舍,“你那个瞎想挺合理。有句话虽然话糙但理不糙:屁股决定脑袋:你再天才的人不坐在那个位置上想不出那个位置应该想的事。给爹说老实话,你在乡里干什么?”
钱桂英见周抗战紧揪着小儿子不放,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