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县常委会上的搏奕(2/4)
声的,有影的(不过那时电视还不普及,村里人看不到),铺天盖地而来:有写村里发展长毛兔养殖的,《兔子尾巴长(zhǎng)长(cháng)了》;有反映村里发展草编业的,《玉米秸子挑大梁》;有写村风变化的,《噘街村变迁记》等等。到了后来,记者们追根刨底,一家中央报纸把周胜利驻点的过程也挖了出来,发表了一篇通讯《山村来了“儿童团”》。
山后村出名,附带着龙山乡和洪蒙县都出了名。上级领导不仅关zhu到龙山乡,也关zhu到龙山乡的领导层。
在界中调整中,乡党委书记袁清连被提拔到县里担任分管农业的副县长,正式迈入了县级领导干部行列。
袁清连提拔后空出了党委书记的位置,按惯例如果不是组织上外派的话就是从乡里现有干部中续职。但是乡长唐宏胜已到退居二线年龄,不仅不能提拔,马上要免去实职。
龙山乡还有两位副书记:田国光和周胜利。
唐宏达的意见是,党委书记从县里空降,乡长由田国光担任。他还推荐了空降的人选:政府办公室的一名副主任。
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刘存发道:“乡镇的一把手最好是从有过乡镇领导工作经历的干部中选,毕竟在上面做文字工作、给领导搞服务和发展经济、主管一方不一样。”
一般情况下,在用人上组织部长的意见就是一把手的意见。
唐宏达一直在与常清明争夺权力,在主政一方的乡镇一把手的安排上更是寸步不让,“在领导机关长期做文字工作的同志工作更有思路,为领导服务时间长了能学到领导同志的工作方法,请不要对在机关工作的同志带有成见。”
唐宏胜主是从地区行署办公室副主任位置上提拔任县长的,最忌讳人说从机关下来的干部不能主政一方。
刘存发继续发言:“我个人认为周胜利同志是最合适的人选。其一,他学历高,年纪轻,事业心强,符合干部‘四化’标准;其二……”
“同志,我们是选领导,不是选状元。”
唐宏达不客气地打断了刘存发的发言,“周胜利同志的学历的确比我们在座的各位高,我们提拔他担任副书记、副乡长时已经考虑过学历因素了。他只有二十二岁,刚工作两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