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口碑即丰碑(2/3)
年过五十岁的,无论男女都参加过当年修建龙山水库的劳动。他们说,这座水库是集中当时全区的劳动力参加修建的。区长和参加建坝的所有脱产干部带头实干,坝基上一层土压一次夯,比在家里盖屋打墙还仔细。”
“县水利局的同志也说,这座水库安全库容量是九千万立方,当时开挖溢洪道再往上开挖一米,库容量就过亿,成为大型水库。那时负责水库建设的领导人宁可保守一点也要保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老区长他们那一代基层干部的人民利益至上的政绩观是我们要永远牢记的。”
“说得好。”
林远东动情地擦拭着眼镜,说道:“小周同志说的那位老区长是我转业到地方最早的搭档,现在已经作古了。
他像是告诫周围的人,“这位老伙计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当干部的不能为了受到表扬和提拔,贪图表面上的政绩,老百姓的口碑才是我们干部的丰碑!”
“我这位老伙计为了这座水库没按要求报库容量当年差点受处理,后来职务上再也没有提高。但是在几十年以后,当地群众没有忘记他,后辈干部还以他为榜样,这就值得笑傲人生了。”
林专员的视察工作很细致,无论是到村还是入户,他既去看最富裕的,也看最贫穷的,用他的话说,是看花也看疤。
在村里视察时,他既是嘱咐周胜利:
“虽然这个季节我没有能看到你们的大棚,但从种大棚的农户家里的经济状况、精神状态就看出了大棚给农民带为的实实在在的收益。我们鼓励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不意味着就可以把没有富裕起来一部分人扔下不管,既要看到万元户,也要看到贫困户。”
他对常清明说道:“你们可以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人物组织一个万元户宣读团,让他们介绍他们致富的经验,把贫困户带起来。”
“老人家几十年前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说的革命事业的发展壮大,军队的发展壮大。老人家的这个思想同样也适用于经济建设。”
“今天的蔬菜大棚和农村的万元户虽然只是星星之火,但总有一天可以燎原起来。等到你们龙山村村建蔬菜大棚,户户收入过万元的时候,我只要还没退休就一定会过来看看。”
在视察过程中,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