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牧羊少年初成长(4/8)
做的,就是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改良羊群品种。他四处查阅资料,联系国内外的专业机构,寻找适合家乡环境的优质羊种。经过一番努力,他终于引进了一种生长快、肉质好且适应本地气候的新品种羊。为了让乡亲们接受新羊种,刘三挨家挨户地做工作,耐心讲解新品种的优势。但乡亲们长期以来习惯了传统养殖方式,对新事物心存疑虑,大多持观望态度。
无奈之下,刘三决定自己先做示范。他拿出自己的积蓄,修建了现代化的羊舍,配备了先进的养殖设备,按照科学的养殖方法精心照料羊群。在这个过程中,刘三遇到了许多困难。新羊种对饲料的要求更高,刘三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去寻找合适的草料;疾病防控也面临新的挑战,一旦有羊生病,刘三就心急如焚,日夜守在羊舍观察治疗。
几个月后,刘三养殖的新羊种取得了显着成效。小羊们长得膘肥体壮,肉质鲜美。刘三邀请乡亲们前来参观,看着活蹦乱跳的羊群和喜人的养殖成果,乡亲们开始心动了。一些胆子大的村民率先尝试引进新羊种,刘三毫无保留地将养殖技术传授给他们,从羊舍的搭建到日常饲养管理,从疾病预防到繁殖培育,他都悉心指导。
在刘三的帮助下,这些村民的养殖收益大幅提高。看到随着越来越多村民通过养殖新羊种获得了实实在在的收益,整个青山村掀起了一股养殖热潮。刘三并没有满足于此,他深知要想让家乡真正脱贫致富,形成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式至关重要。
于是,刘三组织村民成立了养殖合作社。他凭借在大学期间积累的人脉资源和市场调研经验,积极联系城里的各大超市、餐厅,为村里的羊肉产品打开销售渠道。一开始,很多商家对这个来自偏远山村的羊肉品牌并不信任,拒绝与他们合作。但刘三没有气馁,他带着羊肉样品一家一家地跑,邀请商家试吃。终于,凭借着羊肉的优良品质,刘三成功与几家大型超市达成了长期供货协议。
为了进一步提升产品附加值,刘三又带领村民开展羊肉深加工。他们建起了简单的加工厂,生产羊肉干、羊肉罐头等特色产品。刘三还利用互联网,通过电商平台将这些产品推向全国市场。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刘三巧妙地将青山村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传统的养殖文化融入其中,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关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