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3章 世间阴阳,极正之下必有极反2(3/4)
世人好似都忘了,刘伯温在大明立国之初,乃御史中丞兼太史令。
刘伯温蠢就蠢在持正对待元朝,据实记录太祖一切痕迹,把太祖卑贱的过往、诸侯争霸的阴谋过程、以及太祖粗鄙的生活习惯全部记录成册。
太史令嘛,自古与皇家相忌,从没什么好结果,字已成书,太祖无法更改史册,自然对刘伯温充满怨恨,到成祖之后,一个‘篡’字,令朱家对刘家的怨恨到极致。
诚意伯的劫难,是太史令的劫难,也是朱家与刘家的私人恩怨。
刘伯温说树上挂曲尺,遇顺则止。看似在预言大明,实则在警告朱明皇帝顺天而行,善待史家,变相的庇佑子孙。
但说到底,一切都是刘伯温自找的,你说是不是?”
刘孔昭眉头跳了两下,同样冷冷回道,“秉笔直书,乃史家气节。”
徐允爵点点头,“没错,刘伯温忠于民族,忠于圣道,但他又是勋臣,任下臣而编史,傍富贵而传家,聪明人太贪心了,世上没有两全其美的好事,自然会与君王有所冲突。”
小公爷一边说,一边扔出一张纸,“看看这东西,咱再说话。”
刘孔昭很快看完了,直接递给旁边沉默的成安伯郭祚永。
“小公爷,刘某前日已看过京城的轩辕报,民族论一出,世间皆叛逆,您这消息迟了。”
“哈哈哈~”徐允爵大笑,“刘家在京城有个明顺商号,在苏州有个顺天商号,这两个顺是刘伯温的那个顺吗?刘家在浙江还有个隐族,改姓为宋,是杭州大海商,那改姓宋,是刘伯温的那个顺吗?”
刘孔昭面色瞬间铁青,一言不发。
徐允爵对他揶揄微笑,“刘伯温九世孙刘瑜袭爵之后,竟然涉入徐家承嗣,恰逢沿海遭遇倭寇,世人都未发觉,刘瑜把他两个小儿子假死送到浙江,买通官府小吏改姓落户,与当地秀才联姻,三代之后又与徽商互通有无,生意做的不错啊,如今已是郑芝龙五商中重要人物,有独属于宋家的一支船队。”
“小公爷意欲何为?”刘孔昭有点急了。
徐允爵摇摇头,“徐某不想怎么样,张献忠建号大西,改元大顺,李自成则直接建号大顺,这两个顺,是那个顺吗?”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