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天地囚笼局7(3/3)
公主病,授方多效,乃皇家恩人。归乡后缙绅倒屣,多济困厄。贫者就医,不责其报,潜置金药帖中,桑梓客死,议济其丧,是人间至善。”
周延儒这才躬身道,“陛下圣明,宗鲁公因医术仁德闻名天下,文恪公官至一品,稀释父辈之名,但朱家依旧是书香仁德之门。”
崇祯点头迈步,边走边说道,“王伴伴,回去记得提醒朕,给朱氏一块‘人间至善’牌匾,感激宗鲁公的恩德,倡导人间向善。”
众人齐齐躬身,“陛下圣明。”
烟雨楼隔壁是观音阁,南湖六月廿四日的观莲节天下闻名,皇帝让王承恩去上炷香,这才回到烟雨楼登顶。
二楼环视风景,崇祯心旷神怡,不禁赞叹,“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江南如此景色,不到园林住几日,妄来一回。”
周延儒立刻接茬,“陛下停辇嘉兴,朱氏一定从南京赶回,过几日江南士绅拜见,陛下可移营朱氏,规格不次于吴府,论风景首屈一指,听江南大儒论道,想必会永载史册。”
“周卿家懂朕,庙堂论道过于锐利,宅邸论道过于市侩,此处论道颇为合适,可惜地方太小,那南园应该最佳。”
“陛下圣明,文恪公长子朱大启,乃万历三十八年庚戌科进士,授南昌府司理,晋封吏部主事,历官文选郎中、太常寺、太仆寺、大理寺卿、刑部右侍郎,阉党横行期间辞官,如今乃南京刑部尚书。
朱大启有三个儿子,个个诗词超绝,全是浙江举人,未到京城参与会考,乃南京国子监博士,朱大启孙子朱彝尊,七岁出口成诗,未来必定是大明诗词大家。”
“好,朱氏果然书香之门,盛世出诗词,朕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