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8章 真理皆在来时路(2/4)
哒哒,身体很诚实。
“老夫去过!”周延儒突然道,“孔庙历代扩建修缮,乃宫廷之风,孔府由本朝东阳公主持修建,李东阳一代文豪、首辅大臣,精通风水、八卦等易理,所以孔府布局契合风水之术。”
“那您形容一下孔庙和孔府的观感。”
周延儒歪头想想,“布局严谨、气势宏伟、尊崇显赫!”
“那您再形容一下瑞云楼的观感。”
周延儒直起腰一脸郑重,过一会才道,“繁朴同辉、眼明心耀、道重且远。”
陆天明一撇嘴,对黄宗羲道,“黄先生,你说工匠能区别孔学与王学吗?他们是士林嘴里的贱民、泥腿子,如果他们不懂圣道,为何他们的作品能被士林崇拜呢?
堂堂文豪首辅,除了花银子搞规模,建设孔府只知风水之术。士林吹捧追随圣学,为何连个表意的牌坊都建不出来呢?
圣学,到底是谁在钻研?圣道,到底在何处传承?诸位想过这个问题吗?士大夫每日抨击朝政,争权夺利,谁还记得当初开蒙时候的理想?”
瑞云楼门前瞬间沉默,针落可闻,黄宗羲呆滞看着陆天明,没能说出一个字。
陆天明笑着拍拍黄宗羲的肩膀,“别说术业有专攻,那样我会瞧不起你。”
他说完立刻负手而走,黄宗羲看一眼老师,一咬牙快速跟上。
城中还有一处心学圣地,龙泉山中天阁,王文成真正对外讲学的地方。
龙泉山乃城中小山,余姚文风汇聚之地,环境幽静,绿树参差,桃花似笑,榴花似火,桂香浮动,腊梅怒放,遥对南天,一览无余。
正德年间开辟为讲堂,王阳明回余姚后,钱德洪等七十四名儒士迎请到中天阁,拜他为师开讲。王阳明还为学生订立学规《中天阁勉诸生》,亲自书壁。
正厅上首乃王阳明画像,一副万历皇帝御笔楹联:智水消心火,仁风扫世尘。
张维贤兴致不是太高,跟着陆天明纯粹走过场。
周延儒倒是看出来陆天明要走了,不会真的住余姚,他在给某些事下‘定论’,识趣点主动给个话头。
“中天气爽星河近,下界时丰雷雨匀。中天阁取名自唐代方干诗,意寓空灵而高。”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