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4章 治理要顺应发展(2/3)
了一下。
后面的人反应过来也不敢躲了。
内阁六部和几位地方大员顿时齐齐揉额,一个都没放过。
郑芝龙还在发笑,同样被梆得一下。
陆天明什么都没说,上马轰隆向东,一个时辰后,来到运河旁。
河间府的运河有滹沱河加入,水量很大,从南向北流,与京城从北向南流向相反,天津卫三岔河汇合进入海湾。
这一段的运河堤坝比江南大多了,冬季厚厚的结冰,上面全是玩闹的小孩,还有打窟窿冰钓的老者。
京杭大运河从南直隶淮安府就开始上冻,有些年景扬州府也有结冰,所以漕工生计艰难,也有天时因素。
陆天明并未看到漕工在清理河道淤泥,他们都去做工赚钱了,如今海运承担了更大的运量。
亲卫营顺着运河一路向东北,天黑前来到天津卫。
城池建在南运河与北运河交汇点的小高地,这里自古漕运兴盛、商贾云集,见证着天津卫的兴起与繁荣。
天津不只三个卫,天津卫、天津左卫、天津右卫这是本地驻军,还有同样规模的天津水师,以及漕兵驻地。
这里执行的是军管,与东边三百里水泽相连,地盘比某些府还大。
但他不是个县、不是个州,这块地完全属于后军都督府,天津城也属于后军都督府,大明朝廷文书之中,刻意忽视了武勋的权威,文臣博弈二百年,曾短暂拥有天津治权,但很快又交还后军。
万历年间,商贸发展,天津卫显得很耀眼,因为它的繁荣很集中。
随着人口增加,商业发展,事务繁多,卫所无法收税,不能单独治理这个军民混杂的商业化城市。
万历二十五年,开始设立巡抚。
这样北直隶就有了保定巡抚、顺天巡抚、蓟镇巡抚、宣府巡抚、天津巡抚,五个封疆大吏,天津陆续设官、设衙,建学。
但仅仅两年后,万历二十七年,天津巡抚又被撤了。
天启元年,辽东战事吃紧,天津巡抚再次出现,又是仅仅两年,又被撤了。
前后三任巡抚,治理时间不满四年。
这里不是文臣想象的那么简单,不仅是京畿防御的关键,还是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