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5章 铁炼太多了?(2/3)
”
陆天明摆摆手,示意他说详细点,郑芝龙轻咳一声,提高声音,“诸位大人,土楼有圆形和方形两种,抗震、抗风、抗匪。
一般土楼三四层,一百多间房,可以住四十户人家,八百多人,中间还有学堂、水井、厨房、仓储、工房、柴火间、猪牛舍、厕所等一应俱全,一楼一姓没问题。”
陆天明又打了个响指,随行的亲卫于成龙从牛皮筒里拿出两张纸,正是土楼的画像,还有功能标注,这是福建一行的收获,让众人仔细看一遍,理解郑芝龙的话。
冯铨看后连连拍手,“老祖宗真是聪明啊,京师城郊应该利用硬土和木头建设这样的楼,占地少,住人多,京师实在太挤了,土楼可解决一切问题啊。”
陆天明摇摇头,冯铨这想法要不的。
“治国的重点,一切都是从民生开始。土楼合不合适,得试一试,土楼什么样子最合适,同样得试一试,圆形抗震,不一定就适用于京师。
工程问题就是这样,全是技术活,我们从官场无法确立施工标准,需要从实际中施工发现,诸位让我确定四淀堤坝工程标准,我不知道,老天爷同样不知道,我也不可能要求工部确定,一切需要动起来从实际中寻找。
天下不仅京师拥挤,每个大城都拥挤,大工坊所在地更加拥挤,百姓家家住八间二进大院,根本不可能,这种集中居住的形式必须尽快试验推广。
反思治理要从根子上思考,发现一个问题,想到一个解决办法,若不经评估试验,立刻开始执行,纯属顾头不顾腚,不仅盲目,且后患无穷。
四淀治理是工程问题,也是技术问题,更是中枢的眼界问题,还是民生的发展问题,诸位乃中枢重臣,天下生民所靠,要把脑子打开,不能想一出是一出,干一处是一处。
中枢为的是千秋万代传承,不能沉溺于当下的功绩,要制定五年、十年、百年的计划,这是回京的重点,同时也要把四淀治理和天津卫存在的问题刊登轩辕报,让所有人都从中汲取经验。”
众人齐齐躬身,“下官遵令!”
程启南接着笑道,“眼高手低,有时候也不单纯是个贬义词,诸位大人确实需要未来的计划,但实际要实事求是,放低身段,从小事做起。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