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远交近攻:战略有方,步步为营(3/6)
施过程
1 初期的实践——针对韩、魏的行动(公元前 268 年 - 公元前 260 年)
- 军事行动:公元前 268 年,秦国开始对韩国发动进攻,攻占了韩国的怀邑、邢丘等地。公元前 264 年,秦国大将白起率军攻打韩国的陉城,斩首五万。公元前 262 年,秦国又攻占了韩国的野王,切断了韩国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这些军事行动使得韩国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被迫向秦国求和。
- 外交策略:在对韩国进行军事打击的同时,秦国也对魏国采取了分化的策略。秦国利用魏国与韩国之间的矛盾,拉拢魏国,使其保持中立。同时,秦国还向魏国施加压力,迫使魏国割让土地。例如,公元前 266 年,秦国迫使魏国割让了河东之地。
- 取得的成果:通过这一阶段的行动,秦国不仅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和势力范围,还削弱了韩国和魏国的实力,为秦国的进一步扩张奠定了基础。此外,秦国的“远交近攻”战略也开始初见成效,齐国、燕国等较远的国家对秦国的军事行动保持了沉默,没有对秦国进行干涉。
2 中期的巩固与拓展——与齐、楚的外交博弈(公元前 259 年 - 公元前 247 年)
- 与齐国的外交接触:公元前 259 年,秦国派使者前往齐国,与齐国建立了友好关系。秦国向齐国赠送了大量的礼物,表达了自己的诚意。同时,秦国还与齐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承诺在一定时期内不对齐国发动战争。这一举措使得齐国放松了对秦国的警惕,为秦国的后续行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 与楚国的外交博弈:秦国在与齐国建立友好关系的同时,也对楚国采取了灵活的外交策略。公元前 278 年,秦国大将白起攻占了楚国的郢都,迫使楚国迁都。此后,楚国的实力受到了严重的削弱,但楚国仍然是秦国的一个潜在威胁。为了削弱楚国的实力,秦国采取了分化的策略,支持楚国的内部势力,制造楚国的内乱。例如,公元前 256 年,秦国派使者前往楚国,支持楚国的公子负刍发动政变,推翻了楚考烈王的统治。
- 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在这一阶段,秦国面临着来自其他诸侯国的合纵联盟的威胁。例如,公元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