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毛遂自荐:挺身而出,自告奋勇(3/5)
重大,我不能带着没有才能的人去。”
毛遂并没有被平原君的质疑所吓倒,他坚定地说道:“君上此言差矣。我之所以未能在囊中脱颖而出,是因为君上从未将我放入囊中。如今,君上给我这个机会,我定能像锥子一样,锋芒毕露。”平原君被毛遂的自信和勇气所打动,他决定给毛遂一个机会,让他一同前往楚国。
于是,毛遂跟随平原君和其他十九名门客,踏上了前往楚国的征程。这是一段充满艰辛和危险的旅程。他们要穿越敌人的封锁线,躲避秦国军队的追捕。一路上,他们风餐露宿,历经磨难。但毛遂始终没有退缩,他的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为赵国争取到楚国的援助,拯救国家于危难之中。
在途中,毛遂积极与其他门客交流,了解楚国的情况和各国的动态。他深知,此次出使楚国,任务艰巨,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他向其他门客请教楚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情况,分析楚国的利益诉求和决策机制。他还与其他门客一起讨论应对楚王的策略,制定了详细的谈判方案。毛遂的聪明才智和勤奋努力,赢得了其他门客的尊重和信任。他们开始对毛遂刮目相看,认为他是一个有能力、有担当的人。
三、毛遂在楚国的表现
当平原君一行到达楚国后,立即拜见了楚王。平原君向楚王详细地说明了赵国的困境和此次前来求救的目的。他言辞恳切,声泪俱下,希望楚王能够伸出援手,出兵救赵。然而,楚王对出兵救赵一事犹豫不决。他担心秦国的强大实力,害怕出兵后会给自己带来麻烦。楚王心中盘算着各种利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平原君和其他门客们苦口婆心地劝说楚王,但楚王始终不为所动。他们用尽了各种办法,从国家大义到个人利益,从历史教训到现实威胁,试图说服楚王。然而,楚王似乎铁了心,不愿意冒险出兵。谈判陷入了僵局,平原君等人焦急万分。他们知道,如果不能说服楚王出兵,赵国就真的没有希望了。
就在这时,毛遂挺身而出。他手持宝剑,大步走进楚王的宫殿。楚王见毛遂气势汹汹地走来,心中十分不悦。他问道:“你是什么人?为何未经通报就擅自闯入?”毛遂毫不畏惧地回答道:“我是平原君的门客毛遂。如今,赵国和楚国都面临着秦国的威胁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