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赵括纸上谈兵:夸夸其谈,误国误民(3/5)
三、赵括上任
1廉颇之策与赵王不满
廉颇的坚守策略在战争初期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秦军虽然强大,但在廉颇的严密防守下,始终无法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然而,随着战争的持续,赵国的国力逐渐消耗殆尽。赵王开始对廉颇的策略产生了怀疑,他认为廉颇的坚守不出是一种消极的作战方式,不能有效地击败秦军。
此外,赵王还受到了秦国谣言的影响,他对廉颇的忠诚度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情况下,赵王决定撤换廉颇,任命赵括为将。赵王的这个决定,引起了赵国朝廷的一片哗然。一些大臣对赵括的能力表示怀疑,他们认为赵括虽然熟读兵书,但缺乏实战经验,不能胜任统帅之职。然而,赵王却被赵括的夸夸其谈所迷惑,他认为赵括是一个难得的军事人才,能够带领赵军击败秦军。
2任命过程与夸口之语
赵王在决定任命赵括为将后,便召集了朝中大臣进行商议。大臣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有的支持赵王的决定,有的则反对。在这场激烈的争论中,赵括的夸夸其谈更加坚定了赵王的决心。他认为赵括是一个有才华、有勇气的将领,能够带领赵军取得胜利。
在赵王的坚持下,赵括被任命为赵军统帅。赵括上任后,立刻改变了廉颇的坚守策略。他认为秦军并不可怕,只要赵军主动出击,就一定能够击败秦军。他还夸下海口,说自己能够在短时间内击败秦军,让赵王放心。
赵括的自信和狂妄让他失去了理智,他没有意识到自己即将面临的危险。他不知道,秦军的将领白起是一个经验丰富、足智多谋的军事家,他已经为赵括设下了一个巨大的陷阱。
四、纸上谈兵的后果
1生搬硬套
赵括率领赵军主动出击后,很快便陷入了秦军的包围之中。他在战场上生搬硬套兵书理论,不懂得灵活应变。他按照兵书上的记载,布置了各种阵型,但这些阵型在秦军的攻击下很快便被打乱。
赵括见形势不妙,便又想按照兵书上的记载,采用奇袭的方式突破秦军的包围。然而,他的计划早已被秦军识破,秦军提前做好了准备,等待赵括自投罗网。在秦军的猛烈攻击下,赵军死伤惨重,赵括也陷入了绝境。
赵括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