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甘罗十二为上卿:年少有为,聪慧过人(3/6)
析各国之间的关系和形势。通过对历史和时事的研究,甘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政治见解和谋略。
三、甘罗的重要事件——出使赵国
公元前 244 年,秦国欲攻打赵国,夺取河间之地。秦王嬴政派大臣张唐前往燕国担任相国,以联合燕国共同攻打赵国。然而,张唐却因为害怕路过赵国时会遭到赵国的报复,而拒绝了秦王的命令。
就在秦王嬴政为此事烦恼之际,甘罗自告奋勇,请求前往劝说张唐。甘罗来到张唐的家中,对他说道:“您的功劳比武安君白起如何?”张唐回答道:“我不如武安君。”甘罗又问道:“当年范雎在秦国为相时,权力比应侯范雎如何?”张唐回答道:“我不如应侯。”甘罗接着说道:“当年武安君因为不听从应侯的命令,而被应侯处死。现在您拒绝秦王的命令,您觉得您的下场会比武安君好吗?”张唐听了甘罗的话,心中大惊,立刻改变了主意,答应前往燕国担任相国。
甘罗的劝说之词,可谓是字字珠玑,直击张唐的要害。他巧妙地运用了历史典故,以武安君白起和应侯范雎的故事为例,让张唐认识到拒绝秦王命令的严重后果。同时,甘罗也展现出了他对人性的深刻洞察,他知道张唐害怕赵国的报复,是因为他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因此,甘罗通过威胁和恐吓的方式,让张唐不得不听从秦王的命令。
说服张唐之后,甘罗又请求秦王派他出使赵国。秦王嬴政同意了他的请求,并派他带着丰厚的礼物前往赵国。甘罗来到赵国,见到了赵王。他对赵王说道:“大王听说过燕国太子丹入秦为质的事情吗?”赵王回答道:“听说过。”甘罗又说道:“大王知道秦国派张唐前往燕国担任相国的目的吗?”赵王回答道:“不知道。”甘罗接着说道:“秦国派张唐前往燕国担任相国,是为了联合燕国共同攻打赵国。如果大王能够送给秦国五座城池,秦国就会与赵国结盟,并让燕国太子丹回国。然后,赵国可以趁机攻打燕国,夺取燕国的土地。这样一来,赵国既可以避免秦国的攻打,又可以获得燕国的土地,何乐而不为呢?”赵王听了甘罗的话,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答应了他的要求,送给秦国五座城池。
甘罗的外交策略,可谓是高明至极。他首先通过询问赵王关于燕国太子丹入秦为质的事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