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燕王喜杀太子丹:昏庸无道,自食恶果(5/7)
衣袖。荆轲一击未中,顺势追了上去,秦王嬴政则慌乱地绕着宫殿中的柱子奔跑。大殿内顿时一片混乱,大臣们惊慌失措,由于秦国法律规定,大臣上殿不得携带武器,他们只能赤手空拳地与荆轲搏斗。
在这危急时刻,侍医夏无且急中生智,拿起手中的药囊,朝着荆轲奋力掷去。药囊击中了荆轲,虽然没有造成太大的伤害,但却稍稍阻挡了荆轲的脚步,为秦王嬴政赢得了宝贵的时间。秦王嬴政趁机跑到一旁,拔出了腰间的佩剑。这把佩剑锋利无比,是秦王的防身利器。秦王嬴政手持佩剑,转身向着荆轲砍去。荆轲躲避不及,被秦王嬴政砍伤了左腿,顿时摔倒在地。
荆轲知道自己行刺失败,但他依然不肯放弃。他强忍着伤痛,用匕首奋力向秦王嬴政掷去。秦王嬴政侧身一闪,匕首擦着他的耳边飞过,钉在了身后的柱子上。荆轲此时已无力再战,他倚靠着柱子,缓缓坐下,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他望着秦王嬴政,大声骂道:“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意思是说,这次行刺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本想活捉秦王嬴政,迫使他签订归还各国土地的契约,以此来报答太子丹。随后,荆轲被涌上前来的秦军斩杀,他的热血洒在了咸阳宫的大殿之上,而他的英勇事迹,却永远地铭刻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三、燕王喜的反应与决策
秦国报复的压力
荆轲刺秦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迅速传遍了整个秦国。秦王嬴政在经历了这场生死惊魂后,怒不可遏。他认为燕国的这一行为是对秦国的公然挑衅和侮辱,是不可饶恕的罪行。于是,他立即下令增兵攻打燕国,以发泄心中的愤怒,并向天下展示秦国的威严和不可侵犯。
秦国名将王翦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大军,以雷霆万钧之势向燕国进发。秦军士气高昂,装备精良,他们怀着为秦王复仇的决心,如潮水般涌向燕国边境。燕国边境的守军在秦军的强大攻势下,不堪一击。秦军一路势如破竹,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燕国的百姓们惊恐万分,纷纷逃离家园,四处逃亡。整个燕国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燕王喜的昏庸之举
面对秦国的强大报复,燕王喜惊恐万分,完全失去了理智和主见。他没有冷静地思考应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