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蔺相如完璧归赵:有勇有谋,不辱使命(2/6)
贤排忧解难,出谋划策。
此前,缪贤曾因一时糊涂犯下过错,获罪于赵王。惊恐万分的缪贤,在慌乱之中打算逃亡燕国,以求庇护。蔺相如得知此事后,冷静地为他分析形势。他问道:“君何以知燕王?”缪贤回答道:“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燕王私握臣手曰‘愿结友’,以此知之,故欲往。”蔺相如却微微摇头,叹息着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燕畏赵,其势必不敢留君,而束君归赵矣。君不如肉袒伏斧质请罪,则幸得脱矣。”缪贤听从了蔺相如的建议,怀着忐忑的心情向赵王请罪,果然得到了赵王的赦免。
此事过后,缪贤对蔺相如的才能与见识钦佩有加,对他的信任与倚重也更胜以往。而蔺相如在此次事件中所展现出的智慧与果敢,也逐渐在赵国宫廷中传播开来,为他日后登上赵国更为广阔的政治外交舞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就像一把深藏于鞘中的宝剑,正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出鞘展露锋芒,为赵国在这乱世之中开辟出一条新的道路。
二、完璧归赵过程
1 主动请缨:在赵国那气氛凝重得几乎令人窒息的朝堂之上,大臣们或低头沉思,苦无良策;或焦虑踱步,长吁短叹。整个朝堂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仿佛暴风雨即将来临。就在众人皆沉默不语、无人敢站出来应对秦国这一棘手要求之时,蔺相如却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
他步伐沉稳而有力,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在场众人的心尖上。他的眼神坚定而自信,毫无丝毫畏惧之色,宛如夜空中最亮的星,在这黑暗而沉闷的朝堂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他整了整衣冠,向赵王深深地拜了下去,随后昂首挺胸,朗声道:“王勿忧,臣愿奉璧往使秦。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其声音虽不高亢尖锐,却如洪钟大吕般在朝堂上久久回荡,每一个字都震撼着在场每一个人的心灵。
众人的目光瞬间齐刷刷地投向这位平日里并不起眼、甚至鲜为人知的门客。有人面露怀疑之色,心中暗自思忖:这等艰巨而危险的任务,他一个小小门客,何德何能,竟敢夸下如此海口?然而,也有人在心中暗自期待,期待这位看似平凡却有着非凡勇气的人,能够真的为赵国带来一线生机。赵王凝视着蔺相如,从他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