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孙膑庞涓斗智:谋略对决,精彩纷呈(4/7)
庞涓得知齐军攻打平陵的消息后,果然不以为意,继续加紧对邯郸的围攻。而齐军在佯攻平陵后,迅速调整战略,主力部队绕道直扑大梁。大梁是魏国的都城,魏惠王得知齐军来袭,惊恐万分,急忙命令庞涓回师救援。庞涓无奈之下,只得放弃即将攻克的邯郸,率领魏军日夜兼程回援大梁。
孙膑早已在魏军回师的必经之路桂陵设下埋伏。桂陵地势险要,道路狭窄,是打伏击战的理想之地。当庞涓率领魏军疲惫不堪地赶到桂陵时,齐军如神兵天降,从四面八方杀出。魏军措手不及,顿时陷入混乱。孙膑指挥齐军充分发挥地形优势,以逸待劳,对魏军展开猛烈攻击。庞涓虽奋力抵抗,但在齐军的优势兵力和精心谋划下,魏军最终大败。庞涓本人也被齐军生擒。
桂陵之战以齐军的大获全胜而告终。此役不仅解了赵国之围,还重创了魏国的军事力量,使魏国的霸权地位受到了严重动摇。齐国则通过这场战争,展示了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卓越的军事谋略,威望大增,成为战国时期的强国之一。孙膑的“围魏救赵”战略也成为军事史上的经典战例,被后世军事家广泛传颂和学习。
五、马陵之战——孙膑的复仇与庞涓的败亡
公元前 342 年,魏国为了弥补桂陵之战的损失,重振霸业,再次发动战争。这次,魏国将矛头指向了韩国。韩国在魏国的强大攻势下,难以抵挡,迅速向齐国求救。
齐威王再次召集大臣商议对策。孙膑认为,韩国是齐国的盟友,若不救援,将失信于诸侯;但救援也不能过早出兵,应等到韩魏两国两败俱伤时再出手,这样既能减少齐国的损失,又能获取最大利益。齐威王采纳了孙膑的建议,先答应韩国的求救,却按兵不动。
韩国得到齐国的答复后,士气大振,奋力抵抗魏国的进攻。但魏国毕竟实力强大,经过五次大战,韩国军队损失惨重,濒临绝境。此时,齐威王认为时机已到,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十万大军出征。
孙膑深知庞涓的性格和用兵之道,为了诱使庞涓上钩,他再次采用了“减灶之计”。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第一天安营扎寨时,孙膑命令士兵们建造十万个炉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个,第三天又减为三万个。庞涓率领魏军追击齐军,看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