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李斯见逐客:政治风波,命运转折(3/6)
,纵横捭阖,旁征博引。他从秦国先祖秦穆公说起,讲述了穆公时期重用百里奚、蹇叔等客卿,从而称霸西戎的辉煌历史。接着,他又提到了秦孝公时期,商鞅变法如何使秦国从一个偏居一隅的诸侯国迅速崛起,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者。商鞅虽为卫国人,但他在秦国推行的变法举措,彻底改变了秦国的政治、经济与军事面貌,为秦国的强大奠定了坚实基础。
李斯进而阐述了秦惠王时期张仪的功绩。张仪凭借其出众的外交谋略和纵横捭阖之术,以连横之策破解了六国的合纵联盟,使秦国在外交战场上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为秦国的东扩创造了有利条件。再到秦昭王时,范雎提出的远交近攻战略,更是让秦国在对外战争中有的放矢,逐步蚕食周边邻国的领土,进一步扩大了秦国的版图。这些生动而详实的历史事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星辰,照亮了客卿们在秦国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贡献。
李斯并未仅仅局限于回顾历史,他还将目光投向了现实中的秦国宫廷。他以犀利的笔触写道:“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垂明月之珠,服太阿之剑,乘纤离之马,建翠凤之旗,树灵鼍之鼓。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何也?必秦国之所生然后可,则是夜光之璧不饰朝廷,犀象之器不为玩好,郑卫之女不充后宫,而骏马駃騠不实外厩,江南金锡不为用,西蜀丹青不为采。所以饰后宫、充下陈、娱心意、悦耳目者,必出于秦然后可,则是宛珠之簪、傅玑之珥、阿缟之衣、锦绣之饰不进于前,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通过对秦王嬴政日常生活中所喜爱的珍宝、美女、音乐等皆来自于各国的描述,李斯巧妙地运用类比推理,质问秦王为何在对待人才时却要采取截然不同的态度。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种盲目排外的逐客行为,无异于“借寇兵而赍盗粮”,是一种极其短视和愚蠢的做法。秦国若失去了客卿们的支持与智慧,就如同自断臂膀,不仅会使之前的努力付诸东流,还会让六国有机可乘,从而导致秦国走向衰落。
《谏逐客书》呈上秦王嬴政之后,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秦王的心中爆炸。秦王嬴政被文中深刻的思想、严密的逻辑和真挚的情感所打动。他开始重新审视自己颁布逐客令的决策,反思本土势力的片面之词与自身的猜忌心理。在反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