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秦之兴衰第一章 秦一统天下:横扫六合,天下归一统(3/6)
与高昂士气,大败韩军,斩杀主将韩安,韩军十万将士血染沙场,韩国上下陷入恐慌。韩王安如同热锅上的蚂蚁,妄图以割地求和换取片刻安宁,忍痛献出南阳之地,秦国表面欣然接受,实则以该地为“桥头堡”,暗中调兵遣将,进一步渗透韩国腹地。
赵国,这个拥有尚武传统、名将辈出的国家,是秦国东进路上的“硬骨头”。长平之战(公元前 260 年),便是秦赵两国命运的“生死对决”。秦国利用赵国内部新旧势力矛盾,巧施离间计,让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随后倾全国之力与赵国鏖战。此战,赵国四十万精锐尽丧,元气大伤,虽邯郸保卫战凭借廉颇坚守与魏楚联军救援暂时保住都城,却已摇摇欲坠。之后,秦国持续施压,公元前 262 年,秦军攻占韩国野王,切断上党郡与韩国本土联系,引发秦赵对上党郡的争夺,赵国接收上党,成为长平之战导火索。公元前 229 年,秦国趁赵国旱灾、饥荒,派王翦率大军再次攻赵,同时买通赵王迁近臣,散布李牧、司马尚谋反谣言,昏庸的赵王迁中计,斩杀李牧,赵国失去“定海神针”。王翦大军顺势猛攻,赵军防线如纸糊般崩溃,秦军连下井陉、邯郸等要地,赵王迁被俘,公子嘉率残部逃往代郡,苟延残喘,为赵国留下一丝微弱“火种”,但也不过是强弩之末。
魏国,曾是战国初期的霸主,可身处四战之地,历经多年战火洗礼,早已繁华不再、日暮西山。公元前 254 年,秦国在与齐、楚达成“默契”后,派军攻魏,吴城等地相继沦陷,魏国无奈之下,只能向秦国俯首称臣,沦为附庸,往昔荣光荡然无存。在与齐、楚的外交周旋中,秦国使者带着金银财宝、甜言蜜语穿梭于两国宫廷。对齐国,描绘秦齐携手共治天下、齐国可专注海上霸业的“蓝图”,劝齐王莫管中原“闲事”;对楚国,联姻、赠礼等手段双管齐下,让楚王沉醉在虚假和平“美梦”中,放松警惕。秦国借此良机,在中原战场专心对付三晋,逐步扭转战国局势,将统一大势的“天平”悄然向自己倾斜。
二、灭国战争进程
灭韩之战
公元前 234 年,秦国的战争机器全面开动,剑指韩国,开启了统一天下的“首秀”。秦军在名将樊於期率领下,于平阳与韩军展开激战,秦军铁骑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