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白登之围:匈奴犯境,困局险生(2/6)
精美,铁器锋利,这些对匈奴人来说具有难以抗拒的巨大吸引力。正如古人所云:“蛮夷之人,贪而好利。”匈奴在冒顿单于的野心驱使下,企图通过掠夺中原地区来填补自身资源的缺口,扩充实力,进而确立其在草原部落中的绝对统治权威,满足其日益膨胀的扩张欲望。
汉朝内部,面对匈奴的屡屡犯境,朝堂之上犹如一锅沸腾的开水,众臣议论纷纷,各抒己见,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派观点。以樊哙为代表的武将们,秉持着传统的尚武精神,力主挥师北上,以武力征伐匈奴,他们坚信凭借汉朝的军威,定能将匈奴打得落花流水,一雪前耻,彰显大汉的赫赫天威。然而,以刘敬为代表的文臣们则头脑冷静,目光长远。他们深知国内历经多年战乱,经济千疮百孔,犹如一片废墟,亟待重建与恢复。此时若贸然发动大规模战争,无异于竭泽而渔,将会使国家陷入更深的困境。在这两种观点的激烈交锋中,汉高祖刘邦起初被武将们的豪情壮志所感染,决定亲率大军出征。他期望能够毕其功于一役,彻底击败匈奴,一劳永逸地解决边境危机,从而稳定国内动荡不安的局势,树立汉朝在周边国家和民族中至高无上的威望。然而,他却未曾料到,这一决定将使自己和汉军陷入一场前所未有的生死危机之中。
三、白登之围经过
汉军出征之初,凭借着高昂的士气和刘邦的亲自指挥,在与匈奴的小规模遭遇战中捷报频传,进展颇为顺利。这一系列的胜利,犹如一杯杯香醇的美酒,逐渐麻痹了刘邦的神经,使其心生轻敌之意。他错误地判断了匈奴的真实实力和战略意图,认为匈奴不过是乌合之众,不堪一击。而此时的冒顿单于,正如同一位狡黠的猎手,悄然布下了一张巨大而致命的陷阱。他采用了诱敌深入之计,故意示弱,将匈奴的精锐主力巧妙地隐藏在茫茫草原之中,只派出老弱残兵与汉军交战。这些老弱残兵在汉军的猛烈攻击下,节节败退,仿佛不堪一击,进一步诱使刘邦产生了匈奴已无还手之力的错觉,从而毅然决然地指挥汉军主力继续深入草原腹地。
当汉军主力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逐渐推进至平城(今山西大同)附近的白登山时,冒顿单于见时机已成熟,猛地一挥手中的马鞭,发出了进攻的指令。刹那间,匈奴四十万铁骑如潮水般从四面八方涌出,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