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文帝刘恒即位:宽厚仁德,轻徭薄赋(3/6)
宽厚仁德之政
1 刑法改革
汉初刑法严苛,许多百姓因微小过错便触犯律法,遭受严厉的刑罚,这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不稳定因素。汉文帝深知刑法过严的弊端,即位后不久便下诏废除连坐法。《史记·孝文本纪》记载:“五月,齐太仓令淳于公有罪当刑,诏狱逮徙系长安。太仓公无男,有女五人。太仓公将行会逮,骂其女曰:‘生子不生男,有缓急非有益也!’其少女缇萦自伤泣,乃随其父至长安,上书曰:‘妾父为吏,齐中皆称其廉平,今坐法当刑。妾伤夫死者不可复生,刑者不可复属,虽复欲改过自新,其道无由也。妾愿没入为官婢,赎父刑罪,使得自新。’书奏天子,天子怜悲其意,乃下诏曰:‘盖闻有虞氏之时,画衣冠异章服以为戮,而民不犯。何则?至治也。今法有肉刑三,而奸不止,其咎安在?非乃朕德薄而教不明欤?吾甚自愧。故夫驯道不纯而愚民陷焉。《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今人有过,教未施而刑加焉?或欲改行为善而道毋由也。朕甚怜之。夫刑至断支体,刻肌肤,终身不息,何其楚痛而不德也,岂称为民父母之意哉!其除肉刑。’”这一举措体现了汉文帝对百姓的人道主义关怀,使许多无辜的家庭免受牵连,稳定了社会秩序,赢得了百姓的衷心拥护和赞誉。
此外,汉文帝还对肉刑进行了改革,将黥刑改为笞刑,劓刑和斩左、右趾改为笞刑和死刑。这一改革虽然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但总体上减轻了刑罚的残酷程度,体现了刑法从野蛮向文明的进步,为后世刑法制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 对待宗室与功臣
汉文帝对宗室采取了安抚政策,他深知宗室的稳定对于巩固统治的重要性。因此,他分封了许多刘氏子弟,恢复了部分在吕后时期被削夺的封地和爵位,使得宗室成员感受到了朝廷的关怀和尊重,从而增强了宗室的团结和向心力,有力地巩固了统治基础。
对于陈平、周勃等在诛吕行动中立下大功的功臣,汉文帝给予了丰厚的赏赐和重用。他明白这些功臣在朝中的影响力和威望,通过合理的封赏和任用,平衡了各方势力,营造了和谐稳定的政治氛围,避免了因权力分配不均而引发的内部矛盾和冲突,确保了朝廷的稳定和政令的畅通。
3 纳谏与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