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绿林赤眉起义:民怨沸腾,推翻新莽(4/12)
标上了不同的价格。那些富有的商人和地主豪强们,只要舍得花钱,就能轻而易举地为自己或家人谋得一官半职,而根本无需考虑自身的品德和才能是否能够胜任相应的职位。
如此一来,进入官场的人大多是些只图私利、毫无操守的庸才,他们上任后,所想的第一件事便是如何尽快收回自己买官所花费的钱财,并且还要狠狠地捞上一笔。于是,各级官吏们开始变本加厉地对百姓进行压榨,巧立名目地增加各种苛捐杂税,什么“人头税”“田亩附加税”“过桥税”等等,五花八门,令人眼花缭乱。
百姓们辛苦劳作一年,所得的收成在缴纳完这些沉重的赋税之后,所剩无几,甚至连基本的温饱都难以维持。而一旦有人稍有不满或反抗,官吏们便会动用武力进行镇压,使得百姓们敢怒而不敢言,只能默默地忍受着这无尽的苦难。
与此同时,王莽在对外政策上的盲目与好大喜功,更是给百姓带来了灭顶之灾。他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彰显新朝的所谓“国威”,不顾国内百姓的死活和国家的实际情况,频繁地发动对外战争。这些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为支撑,于是,官府开始大规模地征兵征粮。
无数青壮年劳动力被强行从田间地头拉走,送往前线,使得原本就因土地兼并和苛政而破败不堪的农村地区,劳动力更加短缺,大量的农田因为无人耕种而荒芜,粮食产量急剧下降。留在家里的老弱妇孺,不仅要承担起原本由男人们承担的繁重农活,还要面临着官府的催粮逼税,生活陷入了绝境。
在这种高压统治和残酷剥削之下,百姓们的生活已经看不到一丝希望的曙光,他们的愤怒与怨恨如同被压抑在地下的炽热岩浆,在心底不断地翻滚、积聚,只等待一个合适的契机,便会如汹涌澎湃的洪水一般,冲破一切阻碍,喷发而出,一场足以改变历史走向的大规模起义已然在暗中悄然酝酿。
二、绿林起义的爆发与发展
(一)星火燎原:绿林起义的揭竿而起
公元 17 年,对于荆州地区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场噩梦的开端。这一年,老天似乎也对这片土地降下了无尽的诅咒,先是长时间的干旱,使得土地干裂,庄稼颗粒无收,紧接着又是洪涝灾害,将仅存的一点希望也彻底淹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