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西晋动荡第一章 :司马懿暗中篡权:韬光养晦,终掌朝纲(3/6)
对司马懿感恩戴德,十分倚重,将他视为心腹。司马懿的官职也随之不断升迁,从尚书、督军、御史中丞,一路做到了骠骑将军,开始进入曹魏政权的核心层。
在政治上,司马懿为曹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加强了中央集权。他建议曹丕削弱地方诸侯的势力,将权力集中到中央,避免出现地方割据的局面。同时,他还协助曹丕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官僚制度,选拔人才,整顿吏治,使得曹魏政权的政治更加清明,统治更加稳固。
在军事上,司马懿为曹丕制定了对吴、蜀的战略方针。他认为,曹魏应该采取先防御后进攻的策略,积蓄力量,等待时机。在与东吴的对峙中,他主张加强边境防御,同时利用东吴内部的矛盾,进行分化瓦解。曹丕多次出征东吴,司马懿都负责镇守后方,为前线提供充足的物资和兵力支持。他精心组织粮草运输,合理调配军队,确保了前线的战事顺利进行。
在曹丕的支持下,司马懿开始巩固自己在朝中的势力。他提拔了一些亲信,如蒋济、陈群等,这些人在后来的政治斗争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蒋济智谋过人,在高平陵之变中为司马懿出谋划策,立下了汗马功劳;陈群则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他制定的九品中正制对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司马懿也开始打压一些异己势力,逐渐扩大自己的影响力。在曹丕统治时期,司马懿的地位和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为他日后篡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曹叡时期的沉浮
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司马懿作为顾命大臣,与曹真、陈群等人共同辅佐幼主。曹叡对司马懿十分信任,继续委以重任。司马懿在这一时期,不仅在政治上发挥重要作用,还在军事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时期的重要军事事件,司马懿多次率军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在与诸葛亮的对峙中,司马懿深知诸葛亮的军事才能和蜀军的强大战斗力,因此采取了坚守不战的策略。他凭借着出色的军事指挥能力和对局势的准确判断,成功地抵御了诸葛亮的多次北伐,挫败了蜀军的进攻,稳定了曹魏的西线局势。在卤城之战中,诸葛亮采用诱敌之计,派魏延、高翔、吴班等人迎战司马懿。司马懿起初按兵不动,但在部将的一再请战下,他终于出兵。然而,他的军队却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