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刘禅乐不思蜀:昏庸无能,蜀汉终结(3/6)
其中的利弊得失。这一方面体现了他对诸葛亮的高度信任,毕竟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在蜀汉上下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也深刻反映出他在政务上的消极参与,缺乏独立思考和决策的能力,没有展现出作为一国之君应有的担当和魄力。
诸葛亮去世后,刘禅试图亲自掌控朝政,平衡各方势力。他先后任用蒋琬、费祎等大臣,希望他们能够延续诸葛亮的政策,维持蜀汉的稳定与繁荣。然而,刘禅的手段相对温和,缺乏足够的魄力和智慧。蒋琬、费祎虽然都是有才能的大臣,但在刘禅的统治下,他们的权力受到一定限制,无法充分施展自己的才能。
刘禅在平衡各方势力时,总是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任何一方。他既想重用荆州集团的旧臣,又想安抚益州本土势力,结果两边都没有讨好,反而让各方势力都对他心生不满。朝堂之上,内部斗争日益激烈,官员们勾心斗角,争权夺利,政治生态逐渐恶化。在这种混乱的局面下,蜀汉的国力也在不断的内耗中逐渐衰退,曾经的辉煌渐渐远去,只留下一片衰败的景象。
三、亲政之后,昏庸渐显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禅的昏庸本性逐渐暴露无遗,犹如深埋在黑暗中的污垢,终于在阳光下展露出来。他开始宠信宦官黄皓,这个黄皓本是一个心怀叵测、善于钻营的小人。他凭借着刘禅的信任,在朝堂上肆意弄权,将整个朝廷搅得乌烟瘴气。
黄皓结党营私,与一些奸臣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股邪恶的势力。他们排斥异己,打压那些正直的大臣,许多有才能、有操守的官员都遭到了他们的排挤和陷害。朝堂之上,忠良之士越来越少,奸佞之徒却越来越多。一些有才能的将领,如姜维,因为不愿与黄皓同流合污,也受到了他的百般刁难。黄皓在军事决策上对姜维横加干涉,使得姜维的北伐计划屡屡受挫,无法施展自己的军事才能。
与此同时,面对曹魏日益强大的军事威胁,刘禅却毫无紧迫感,仿佛置身事外。他沉迷于享乐,整日在宫中饮酒作乐,歌舞升平。他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搜罗奇珍异宝,只为满足自己的私欲。他对国家大事不闻不问,将朝堂的事务完全抛诸脑后,任由黄皓等人胡作非为。
对于姜维等将领提出的北伐建议,他时而支持,时而反对,摇摆不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