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李明晋升幽州刺史》(3/5)
青壮之力,固守城池,更遣精锐之师,巧妙截击黄巾贼寇之粮道,致使贼势大挫。尤为可贺者,四月十四日一战,竟全歼幽州黄巾,首恶张纯、张举二人授首,其头颅已呈于朕前,此乃国之大幸,社稷之福也!”刘宏的声音激昂有力,每一字一句都透露出对李明郡守及其麾下将士的赞赏。
众臣闻言,无不面露喜色,纷纷跪拜称贺:“陛下圣明,天佑大汉!李明郡守英勇,实乃我大汉之栋梁!”
此时,大将军何进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李明郡守此役大捷,不仅平息了幽州之乱,更彰显了我大汉军威。臣以为,当重赏功臣,以励士气,同时加强边防,以防贼寇再起。”
“大将军所言极是。”刘宏点头赞同,“李明郡守及其麾下将士,当论功行赏,以示皇恩浩荡。至于边防之事,亦需加强布防,确保万无一失。”
随后,群臣纷纷献计献策,讨论如何进一步巩固边疆,防止黄巾余孽再生事端。大殿内,一片热烈而有序的讨论声,充满了对未来的希望与憧憬。
而在这份胜利的喜悦背后,李明郡守的名字也被永远地镌刻在了东汉的历史之中,成为了一段传奇。
“诸位爱卿,朕欲封赏李明郡守,不知该赐予何种官职?”刘宏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扫视着殿下的群臣。
大臣们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但没有人能给出一个满意的答案。这时,宦官张让站了出来,他谄媚地笑道:“陛下,依老奴之见,可封李明郡守为幽州刺史,让他为我大汉镇守边疆!”
“幽州刺史……”刘宏皇帝微微点头,似乎对这个提议有所考虑。他转头看向其他大臣,问道:“众卿以为如何?”
丞相王允皱起眉头,说道:“陛下,李明郡守虽有战功,但幽州乃是边郡,局势复杂,责任重大。若将其封为刺史,恐其难以胜任。”
张让闻言,脸色一沉,反驳道:“王大人此言差矣!李明郡守英勇善战,多次击退外敌入侵,功绩卓着。如今正是用人之际,岂能因为职位重要而犹豫不决?”
王允还想再言,却被刘宏皇帝挥手打断。刘宏皇帝思考片刻后,说道:“张公公所言有理,李明郡守的确是个人才。既然如此,就封他为幽州刺史吧!”
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