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让哀家心寒(2/3)
来请罪,便能既不损帝王威严,又能让太后能顺着梯子下来。
可他没想到的是,舒妃前脚刚走,后脚小才人就被太后宣召了。
小才人可没有舒妃的身份和地位加持,所以他一得知消息便放下了抓着他痛哭流涕的朝臣,立马往长春宫赶。
贺临璋请罪道:“当初未敢提前告诉母后,主要是连朕都不愿相信,舒家蒙受皇恩,竟然会做出那等大逆不道之事。”
贺临璋痛心疾首:“朕担心母后听闻之后会伤心,也担心未查真相就禀报会对舒家不公,故而便想着借着出巡路过临城,顺手查清楚事情的真相。没想到一查就人证物证俱在,临城舒家犯下的事罪不可恕,否则就是打朝廷的脸面,打太后的脸面,也打朕的脸面。于是,朕只好处置了主要人犯,再劝说其他罪责轻者认罪,至于未参与者,那朕绝不会搞株连那一套。”
贺临璋叹了一口气,继续道:“母后,那也是朕的外祖家的旁支,朕当初登帝位,他们出力不少,没有十足的证据,朕也不愿处置他们。可他们冥顽不灵,明明有罪,却劫持舒妃和其他几位妃嫔要挟于朕,要朕给他们免死金牌,又要朕既往不咎,还想过他们的安稳日子。朕就算再想网开一面,也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他们自个儿要作死啊?”
贺临璋起身朝着太后直接跪下了,陶顔言看了看,正想着是不是自己也得跪,就见贺临璋抬手拉着她跪下了。
陶顔言:“……”其实我并没有理由跪的啊?
就听贺临璋道:“朕当时愤怒至极,差点将舒家满门抄斩,不过千钧一发之际,陶才人果断劝诫没犯事的舒家众人弃暗投明,这才让朕有了片刻清明,给了许多人活下来的机会。”
贺临璋捏捏陶顔言的手,深情道:“多亏了陶才人,朕才不至于酿成大错,今日向母后请罪,才能问心无愧。”
皇帝一句“问心无愧”其实已经十分明白的表明了立场——处死的舒家人是罪有应得,该活下来的也没有多杀一个,他已经做到仁至义尽。
皇帝是太后所出,知子莫若母,皇帝的话太后岂有听不懂的?
既然事情都说开了,死的已经死了,太后若是再揪着不放,那就要影响母子关系了。
太后只好道:“是哀家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