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二 终不怨 四(2/6)
然而令他稍有不快的,却是手下大将纪若尘的缺席。这个纪若尘横空出世,居然能让济天下倾心辅佐,数月之内便练成精兵,从此战无不胜,潼关一战更是击破哥舒翰三十万大军,名扬天下。其后用兵如电,轻取西京,若单论战功,早已是安禄山麾下第一。史思明虽然仍是号称第一,所部兵马二十万,数量上远远超过纪若尘的六万妖卒,然而战力上却是远远不如。前段时间史思明派了几千精锐部下到纪若尘的地盘上抓丁征粮,结果却被同等数量的妖军斩尽杀绝,还把头颅装筐给送了回来。以史思明的强横凶蛮,吃了这样一个大亏会却就此不了了之,实在是耐人寻味。
这件事,安禄山知道了,也认真地思索过几天。
郭子仪孤军深入,却在纪若尘领地内吃了个大败仗,几乎全军覆没一事,安禄山也是知道的。他本来就此认为郭子仪用兵才能不过尔尔,根本不足为虑。谁知郭子仪借得回纥精骑后,以本部兵马加回纥铁骑共五千人为先锋,杀奔范阳而来,一路上势如破竹,连战连捷,连斩安禄山镇守各地的宿将七员,一时间洛阳满朝震动。
犹为可恨的是,郭子仪显然学了个乖,兜了个大圈,远远绕开了纪若尘视作禁脔的河北道。有时郭子仪先锋与安禄山本部人马大战的地方距离纪若尘妖军驻扎地不过数十里之遥,只因战火未烧进河北道内,妖军上下就全都视若无睹,看着同僚被杀得尸横遍野却按兵不动。也有安军曾派人求救,妖军倒也呼有所应,然而等他慢吞吞点将出兵,到得地头,战事早已结束多时,全然不见当年千里奔袭、杀敌盈里的气势。而那郭子仪竟然也敢挥军直进,这就十分耐人寻味了。他就不怕纪若尘忽然挥军北上,将他大军前后截为两段?若说郭子仪和纪若尘之间没什么默契,一切纯粹巧合,这解释恐怕实在有些苍白乏力。
前几日便有些素来嫉妒纪若尘的大臣提出了这个问题,献策要给纪若尘派个监军,免得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而且纪若尘动向的确令人生疑,以雷霆万钧之势攻破西京后,却就此按兵不动,听任明皇西逃入川。
安禄山虽然心中也是疑虑难解,对派监军之议却是想都不想,一口回绝。明皇之所以兵败如山倒,监军便是很大的一个原因。有前车之鉴在前,安禄山岂会笨到重蹈覆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