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甩锅:明英宗的锅(8/11)
子里,朱祁镇踏上了南归之路。到得八月十五日那天,太上皇朱祁镇自安定门缓缓入京。而此时,景泰帝朱祁钰早已守候在皇城东安门处,恭恭敬敬地行起了迎拜之礼。朱祁镇见状,亦是赶忙回以答拜,并各自表述了一番授受皇位的意思。
此后不久,朱祁镇便被送进了南宫,也就是那延安宫中的崇质殿内,自此开启了他身为太上皇的别样生涯。
在此番关乎大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于谦可谓是居功至伟啊!毫不夸张地讲,如果没有于谦力挽狂澜,即便大明朝的北京城不会被那瓦剌人一举攻破,皇室成员与满朝剩下的文武大臣们被一网打尽,恐怕也极有可能会再度被迫南迁,从而提前两百余年沦为南明那般境地。
可令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时光匆匆而过,转眼间已是七年之后。景泰八年之时,朱祁钰身患重病,且因其膝下并无子嗣能够继承皇位,照理说,这本该轮到早在七年前就已被册立为太子的朱祁镇之子朱见深登上那至高无上的龙椅。怎奈世事难料,一直蛰居于南宫、充当着太上皇角色的朱祁镇,竟悍然发动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夺门之变——想当年,他叫门未能成功开启;而今时今日,他索性直接夺门而入,再度君临天下,重登皇帝宝座。
在那场惊心动魄、事关生死存亡的京城保卫战中,于谦凭借着过人的智慧和无畏的勇气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尽管他并未对朱祁镇的复位表示反对,可命运却无情地跟这位忠臣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
复位之后的朱祁镇深知自己的复辟之举名不正言不顺,急需寻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来掩盖其不光彩的行径。于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阴谋悄然展开。朱祁镇以于谦妄图拥立襄王之子取代当时的皇太子朱见深为名,残忍地处死了于谦等一众忠良之士。这个莫须有的罪名让无数人为之震惊和愤怒,可在皇权的重压之下,众人皆敢怒而不敢言。
随后,朱祁镇正式向天下昭告,将当年改称为天顺元年,仿佛一切都已尘埃落定。但历史总是充满了戏剧性和讽刺意味,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最终为于谦平反的竟然正是当初被他“欲行废立”的皇太子朱见深。这一结局无疑是对于谦忠诚与冤屈的最好证明,也让后世之人在感慨之余,不禁为这段曲折离奇的历史而唏嘘不已。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