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甩锅:天启这七年(3/7)
凌河等各个城池。如此一来,从宁远出发又向前推进了足足二百里之遥!一条坚固无比的防线就此成型,它宛如一道铜墙铁壁,守护着大明王朝的边疆。这条防线以宁远为核心,向四周辐射展开,构成了严密的防御体系。
然而,魏忠贤妄图长久地将朝政大权紧握于手。于是乎,他便打起了拉拢孙承宗的主意,欲使其成为自己阵营中的一员。只可惜,每一次孙承宗皆以正义凛然之态严词回绝。这使得魏忠贤心中恼怒异常,愤恨难平。
终至天启五年。此时,阉党一伙人犹如饿狼扑食般,紧紧揪住一个契机,肆意妄为,借机大做文章,对孙承宗展开了猛烈的弹劾攻势。一时间,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在这铺天盖地的恶言恶语中,孙承宗纵有万般无奈,也只得黯然离去,告别了那片他曾经呕心沥血、奋力拼搏过的辽东大地……
孙承宗离职之后,兵部尚书高第接掌辽东经略之职。高第此人,一介文士,不通军事,更无作战经验。甫一上任,便全盘推翻孙承宗的部署,下令拆除宁锦防线。关外驻军将士,除宁远守将袁崇焕坚决不从外,其余诸城皆撤守一空。如此一来,孙承宗多年心血毁于一旦,明朝在山海关及其关外的军事局势瞬间陷入新的危机。
幸赖以袁崇焕为首的众多将士浴血奋战,方使明军于天启六年正月、天启七年五月先后取得“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奇迹般地抵御住了后金的猛烈攻势,不仅令宁锦防线在战争中经受住了考验,也使明朝避免了因高第错误的军事决策而引发的军事大溃败。然而,袁崇焕刚刚赢得宁锦大捷,未满半年,便遭阉党构陷而被罢黜。
可以说,阉党一面大力搜刮江南财富,一面又将整个辽东防线搞得乱七八糟。甚至可以说天启这七年,是明朝唯一扭转辽东局面的时机,只要天启与阉党控制下的朝廷少插一点手,恐怕局面将会完全不一样。
然而就是这样,被人称为辽东三杰的这三人,还有这条防线,从天启五年开始一直到崇祯十五年,整整二十年,精入野战的后金(清)八旗军宁肯绕过长城,掳掠山东河北等地,但却深陷在辽西,不能对明朝造成根本性的损伤。】
“高第这个人现在官居何职?”天幕下万历仍然在观看,作为一个长期不理朝政的皇帝,他决心用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