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甩锅:天启这七年(4/7)
最后一点时间来弥补自己的过错了,刚刚他的太子朱常洛已经杀了魏忠贤,但阉党是否还会出现,他也不清楚,毕竟李进忠可以改名叫魏忠贤,那么赵进忠、张进忠难道就不能成为下一个魏忠贤吗?
【就像万历犯的最严重的错不是懒得理政,而是耽误了接班人的培养一样,天启犯的大错也不是器重那个权倾朝野的大太监魏忠贤,而是一下子打破了大明历经两百多年才建立起来的皇帝依靠内阁施政、用太监来制衡的政治平衡状态。
不仅如此,就连朝堂和地方之间已经形成的政治均势也被破坏了。随着太监们插手地方财政、暴力征税的事情频繁出现,很明显引起了各行各业人们的群体性抵制,这种情况肯定会给大明的赋税、财政体制带来毁灭性的打击。
作为一个扰乱政治生态平衡的权臣,从古至今只有两种结局:一种就像王莽那样直接篡夺皇位,和在野的乡绅们展开一场激烈的斗争,至于最后的结果,不用想也知道。另一种就像张居正那样,等他死了,万历为了得到更多人的支持,一是废除了大部分革新措施,二是对他的子孙后代和朋党进行了无情的打压。
显而易见,对于初登皇位的崇祯而言,确实不存在第三种抉择。毕竟,他绝无可能甘愿沦为他人手中的提线木偶。如此一来,摆在他面前的道路便清晰可见:唯有彻底铲除以魏忠贤为首的宦官势力,方能稳固朝纲、重振皇威!
然而,从天启五年至七年,短短不过三年时光,魏忠贤及其掌控的东、西两厂却已然制造出令人毛骨悚然的恐怖统治氛围。在这段时间里,朝中大臣无不心惊胆战、惶恐不安。
即便是那些拥有丰富从政阅历的帝王,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局势,恐怕除了解散东、西两厂之外,亦难以寻觅到更为妥善有效的应对之策……】
“如此说来倒也并无不妥之处,张先生其人确实称得上是一心为公啊!只可惜反对他的势力实在过于强大众多,朕也是迫不得已才只能先将他的家眷妥善地保护起来。然而下面那些人的行事作风着实令人难以苟同……实际上,这些家伙不过是想借此机会来实施打击报复罢了,结果却反倒害得朕替他们背负起了这口大黑锅呀!”万历皇帝依旧摆出那副推卸责任的模样。
要知道,历经这漫长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