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甩锅:天启这七年(5/7)
的三十余载岁月,曾经支持或者反对张居正的人们早已销声匿迹、不复存在了。如今无论他讲些什么话语,既不会有人借机恳请为张居正平冤昭雪,同样也无人胆敢挺身而出予以驳斥。毕竟东林党人最喜欢的廷杖之刑无非就是想要博取声名而已,如果当真因此丢掉了性命,那么可就真的一无所有啦!
在太子府那同样辽阔无垠的天幕之下,眼下,太子府内的局势可谓是相当严峻,令人忧心忡忡。朱常洛已然昏厥过去,待到苏醒过来后,便涕泗横流,苦苦哀求其父皇万历皇帝改立福王朱常洵为太子。
而太子的长子朱由校则已下定决心,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未来成为天启帝的机会。毕竟,就在不久之前,深受朱由校宠信的太监李进忠刚被祖父万历派遣之人以乱棍活活打死。经此变故,朱由校顿感人生索然无味,万念俱灰。
此刻就仅剩下如今的太子次子朱由检孤独地伫立于此,目光依旧凝视着头顶上方的天幕。这位自小就异常执着、倔强的少年,心里非常清楚,自己此时此刻的举动极有可能引来无尽的麻烦和纷争。
然而,他早已将这些顾虑抛诸脑后,因为对于他来说,若是一切照旧,让他继续担任这至高无上的皇位,那么他必将竭尽全力,决不会再重蹈覆辙,成为那个导致国家灭亡的亡国君主;但倘若无法如愿登上皇位,那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尽管面临着诸多不利因素,如小冰河时期带来的严寒气候、朱元璋所确立的藩王宗室制度所产生的种种弊端、万历帝在培养继承人时犯下的严重失误以及天启年间权力制衡体系的崩溃等一系列困境
但倘若崇祯仅仅只是拥有普通水准,类似于明宣宗、明孝宗或者明光宗那般,那么大明王朝或许也不至于如此迅速地走向覆灭。
当然,如果当时的明朝依旧处于中期那种相对稳定繁荣的阶段,即便是遭遇像明武宗、明世宗以及明神宗这般肆意妄为、大肆折腾的君主统治,国家或许依然能够安然无恙。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在小冰河导致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浪潮以及来自后金政权外部威胁这双重巨大压力的猛烈冲击下,崇祯越是努力想要有所作为,表现得越像是一位英明之主,实际上却使得大明的社稷距离毁灭愈发迫近。
这其中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