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朱由崧的逃亡之旅(3/4)
戮之战!
朱由崧眼见局势对自己愈发不利,心中暗叫不好。慌乱之中,他毫不犹豫地舍弃了嫡母邹氏,独自一人拼命逃窜。然而,长时间的奔波令他疲惫不堪,体力渐渐难以支撑。
正当朱由崧感到绝望之时,命运似乎出现了一丝转机。一个名叫常应俊的皮匠恰巧路过此地,见到朱由崧如此狼狈,心生怜悯之情。于是,常应俊毅然背起朱由崧,在茫茫雪地里艰难前行。他们一步一个脚印,足足跋涉了数十里之遥。也正是因为常应俊的仗义援手,朱由崧方才侥幸逃过一劫。
历经重重艰险,朱由崧终于抵达了卫辉府,并投靠其堂叔潞王朱常淓。本以为能够在此稍作喘息,可未曾料到,仅仅过了数日,即三月初四那天,大顺军竟再度来袭,直逼卫辉。无奈之下,朱由崧只得与朱常淓一同向南逃亡,一路辗转来到了淮安。
到达淮安后,他们与另一批同样从河南逃难至此的宗室相遇,其中包括周王朱恭枵等人。众人纷纷寄居于湖嘴舟中,以求暂时安身之所。值得一提的是,其他藩王皆携带家眷同行,唯有朱由崧形单影只,身边仅有常应俊相伴左右。
转眼便到了三月十一日。这一天,不幸降临在了周王朱恭枵身上,他竟然在舟上与世长辞。
而到了三月十八日——也就是崇祯帝殉国的前一天——福王朱由崧方才踏上陆地。此后,在他根本不知道的情况下,南明第一任皇帝的冠冕居然一下子落在了他的头上 ……】
“这可真称得上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苦其心智啊!遥想当年,汉高祖刘邦身处险境,为求自保竟狠心将亲生儿女推下车去。没想到如今咱家由崧也能拥有这般过人的胆魄和勇气!”朱常洵似乎全然忘却了身旁尚有他的正室夫人邹氏在场,情不自禁地对自家儿子赞不绝口起来,直夸其犹如刘邦一般心黑手狠,乃是成就一番大事业的不二人选。
“昔日宋高宗赵构骑着泥马渡过长江,方得南宋长达百余年的国祚绵延;而今又有这位常皮匠背负着德昌王逃离险境,看来南明的社稷江山理应能够再度延续二百年之久啊!”方才那位于万历皇帝身侧的东林老臣,此时亦是不禁心生慨叹。
就在这一刹那间,众多来自大明时空的皇帝、太子、藩王以及诸位大臣们,都不约而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