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掀桌子的东林党(5/6)
氏。李氏生了个儿子叫玉哥,后来因为战乱不知道去哪儿了。我在崇祯十四年生了个儿子,叫金哥,还在他胳膊上咬了个印子做记号,现在在宁家庄。”
朱由崧反驳说:“朕之前的孩子都夭折了,继妃李也殉难了,都已经追封谥号了。而且朕以前是郡王,哪来的什么东、西二宫?
”这倒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按照明朝的制度,亲郡王立妃得由朝廷派人去举行册封礼。童氏说进宫的时候朱由崧有东、西二宫,这本来就很荒唐,更不可能有什么“曹内监”给她举行册封礼。朱由崧也没儿子,“玉哥”、“金哥”什么的,纯粹就是无中生有。】
朱元璋坐在那金碧辉煌的宝座之上,眼神冷冽地看着下方那些噤若寒蝉的文臣们,心中满是愤怒和失望。他冷冷地说道:“这还真是国之将亡必出妖孽啊。这些文人还真是不可信!怪不得张士诚当年被他们给忽悠成了什么样子。”
朱元璋的话语如同一把利剑,刺痛着每一个文臣的心。他的语气充满了不屑和嘲讽,仿佛对这些文臣已经失去了信任。然而,尽管朱元璋的话句句诛心,手底下的文臣们却吓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此时正值洪武十四年,明朝刚刚建立不久,社会尚不稳定。而在这个时期,真正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的文臣数量相对较少。像李善长、宋濂这样的人物,并不能简单地归为文臣之列,他们更像是开国功臣。因此,面对朱元璋的斥责,这些文臣们也只能低头不语,默默承受着皇帝的怒火。
“我蓝玉就说嘛 ,仗义每多屠狗辈,不忠不孝读书人。打天下也好,治理国家好好,文人挥舞一下笔默就好了,怎么能将大事交给他们呢。”
那个叫蓝玉的家伙此时一定还不知道自己未来的下场,否则也不会继续大放着厥词。他一边说着话,一边得意洋洋地看着周围的人,仿佛在向所有人炫耀自己的见解和智慧。然而,在场的众人却都沉默不语,没有人回应他的话语,只有偶尔传来几声轻微的咳嗽声和叹气声。
而至于从明宣宗一直到万历年前的文臣们,他们的时代要么还没有东林党,要么已经有了,但此时却谁也不想承认自己是东林党,就如同没有一个人会承认自己是阉党一样。
当然对于假太子案,仍然有很多人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