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左良玉死了(3/6)
对机遇的敏锐洞察力,使得他们最终走上了与李自成并肩作战的道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每个人都在追寻着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他们两人的出身终究太过卑微。尽管成功地引领李自成进入北京城,但一旦踏入这座城市,他们的心态便迅速从极度自卑转变为报复性的心理。面对那些曾经高高在上的高官权贵,他们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愤恨之情,仿佛当年黄巢杀进长安时的心境一般。于是,北京城内在职官员和贵族们纷纷遭受不幸,而李自成也未能得到好处,最终被迫逃离京城。
柳敬亭作为一名说书人,长期从事评书工作,使得他的内心逐渐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不自觉地将自己置身于古代的帝王将相角色之中,对权力充满渴望。这次左良玉效仿王敦,以支持太子为名起兵攻打南京,背后自然少不了柳敬亭的策划和推动。一时间,原本看不起他的东林党人开始对他百般奉承,甚至尊称他为“柳将军”。
然而,这位柳敬亭却要比宋、牛二人更逊一筹。毕竟那两人好歹也算是进入了北京城,而良玉甚至还没有摸到南京城的边缘。
自从崇祯皇帝殉国之后,那些遗留下来的大臣们便拥立福王朱由崧在南京登基称帝,他便是后来的弘光帝。而那位大学士马士英和阮大铖上台后,则竭尽全力地压制东林党。
左良玉由于将东林党人侯恂视为恩人,自然而然成为了他们的眼中钉。在此情形下,东林党人、监军御史黄澍便劝说左良玉率领军队东下讨伐贼寇,以拯救国家。但左良玉认为起兵这件事风险极大,如果处理不当,将会背负上“乱臣贼子”的骂名,因此始终犹豫不决。
就在左良玉犹豫不决之际,“假太子案”成为了黄澍煽动左良玉起兵的契机。
崇祯帝自缢身亡后,皇太子朱慈烺等人便失去了踪迹,朱由崧得以在南京登基称帝。然而,尽管朱由崧已经登上皇位,但朝廷内外对于他即位是否合法的质疑声从未停歇。如今,太子案浮出水面,尽管朝廷大臣纷纷声称这个太子是假冒的,但朱由崧在确认其身份后并未将其处死,而是仅仅将他囚禁起来。
此时,那些对朱由崧即位不满的东林党人趁机煽风点火,四处散播谣言,甚至连一些地方大员如袁继咸和刘良佐等也纷纷上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