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弘光差在哪儿(3/4)
对汉化的重要性毫无意识,依旧沿袭着女真部落落后的制度,最终导致了北方汉族人民的强烈反抗。由于无法在中原立足,金国不得不扶持一个伪政权。然而,这种做法却使得他们陷入了困境。北方汉人的激烈反抗,无疑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金国实力的进一步增长。他们被迫分散精力去应对北方的局势,从而给了南宋喘息修养的宝贵时机。
因此,可以说南明之所以失败,并非因为软实力的不足,而是输在了硬实力上。满清强大的军事力量让南明无法喘息,也无法继续挣扎。满清不给南明任何苟延残喘的机会,最终导致了南明的覆灭。
而且最为关键的一点在于,南明的军事力量,如左良玉、刘良佐、黄得功 等人,他们与关宁军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李成梁开始,直到吴三桂,这支军队一直在与满清长期接触,虽然在前期与后金以及改名后的清军死战不休,但自从祖大寿第二次不得不投降清朝之后,其他人再叛变就容易得多了。
而高杰则与李自成有着深厚的关系,同样难以让人放心。
即使高杰、黄得功这两位主帅没有遭遇意外先死去,也不能保证他们不会背叛明朝,至少他们一死,他们的手下就如同飞蛾扑火一般投降了满清。
与明末军队不同的是,北宋的禁军忠诚度要高得多。在这些禁军中,有许多人都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和勇气。其中最着名的当属出身西军的韩世忠和张浚等人。他们一直忠诚于宋高宗,并在南宋初期的战争中立下了赫赫战功。此外,还有一些小兵出身的将领,如岳飞等,更是以其忠诚和勇敢着称于世。他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为保卫国家做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北宋禁军的忠诚和勇敢,成为了南宋初期抵抗金兵入侵的重要力量。
第四点,我们不得不提到统治者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对于国家命运的影响。
尽管宋高宗赵构因杀害岳飞一事备受诟病,但从总体来看,他作为皇帝还算差强人意。在他的治理下,南宋虽在外事上奉行屈膝求和的策略,但国内局势得以稳定,社会秩序得到维持。赵构对大臣们有足够的手段驾驭,成功地与金国达成了划江而治的协议。此后数十年间,南宋的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市井文化日益繁荣。若单论其守成之能,赵构或可算作一个称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