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江阴(2/6)
应元!朕观此人,实乃忠勇之士也!他进入城中后,迅速而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详查户籍,挑拣壮丁组织民兵,分班轮守城墙。这种部署充分展现了他的智谋和果敢。每个城垛安排十个人,按时换班,这显示出他的严谨和有序。武举人王公略、汪把总、陈明遇等人各司其职,而阎应元亲自镇守北门,更是彰显了他的担当和勇气。他与陈明遇共同承担巡查四门的责任,对过往行人严格盘问,清除奸细,这些都是保卫城池的关键举措。这样的人,朕非常欣赏!如果我朝能有更多像他这样的忠臣良将,何愁天下不能安定!阎应元,真是国家的栋梁啊!”
【阎应元和城里的绅士、百姓商议说:“如今形势紧张,我们需要尽快解决兵器和粮草的供应问题。我建议委托擅长财务管理的人士来负责这项工作,他们可以将城内公家和私人收藏的物资分类征集,并进行统一调配使用。这样一来,我们就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当前的危机。”大家一致同意这个提议。
在阎应元的领导下,城中的各项工作迅速得到了有条不紊的开展。每个人都能够发挥自己的才能,每件物品都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
在坚守城池的同时,江阴开始向四方请求援助。黄蜚和吴之葵带领军队到达太湖,却遭遇了清贝勒博洛率领的大军,两人最终兵败被俘。海寇顾三麻子因为对阎应元的敬佩之情,率领船队前来支援,但经过三天的苦战也宣告失败,最后扬帆离去。
外援部队屡次战败,江阴城逐渐变成了一座孤城。尽管如此,刘良佐仍然心有余悸,不敢再次发动攻城,只是用火炮攻击北城,整夜不停歇。】
“看来关宁军要建设好,不能光注重军功,还要注重军官们的品德啊。”袁崇焕坐在马车里,心中暗自思忖着。
尽管他已经知道自己末来的命运,但袁崇焕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丧气。相反,他仍然是踌躇满志,充满信心地准备参加科举考试,追求更高的成就。他立志要像岳飞一样,成为一名伟大的将领,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
然而,面对关宁军将领们的大批投降,袁崇焕不禁陷入了深思。这些将领们本应是国家的守护者,但他们却选择了背叛和投降,这让他对自己的未来如何领兵产生了一些新的想法。他意识到,仅仅依靠军事力量是不够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