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战略大师洪承畴(4/5)
必然会像安史之乱中的潼关之战那样,哥舒翰带领的军队全军覆没。可惜的是,洪承畴和当年的哥舒翰一样,面对崇祯皇帝的命令,根本无法拒绝。
七月二十六日,洪承畴在宁远举行了庄严的誓师仪式。他手下的八位总兵率领的十三万大军中,有六万人由他亲自率领作为先锋部队,其余的则作为后续力量跟进。最终,这支庞大的军队集结在了锦州城外的松山城附近,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公元 1639 年,即明朝崇祯十二年,也是清朝崇德四年的八月十四日,皇太极在得到明援兵已经到达的消息后,亲自率领着满清全国的十二万大军,气势汹汹地从盛京火速赶来。他们在松山和杏山之间安营扎寨,并将军队部署在明军的南面。此刻,面对这样的局面,已经没有退路可言的洪承畴毅然决然地主张与敌人决一死战,但其他各部总兵官却主张向南撤退。最终经过集体商议,决定选择背山突围。
然而,这场战斗异常激烈,从八月二十一日开始,一直持续到二十六日,明军遭遇了惨败。洪承畴以及未能成功突围的两名总兵王廷臣、曹变蛟和辽东巡抚丘民仰等人都被困在了松山城内。
时间来到崇祯十五年(1642 年)正月,洪承畴听闻朝廷的援军已经抵达,于是他再次派遣六千名士兵出城夜袭,但不幸的是,这一次行动也以失败告终。此后,松山一直处于被围困的状态长达半年之久,城中的粮食已经消耗殆尽。松山的副将夏成德暗中与清军勾结,表示愿意用自己的儿子夏舒作为人质,请求投降。
二月十八日夜,清军按照约定发起夜袭。第二天清晨,松山城沦陷,包括洪承畴在内的众多文武官员都成为俘虏。除了主动投降的夏成德以及洪承畴和祖大乐之外,其余明朝官员均被当场处决。洪承畴被俘二十天后,被围困三年之久的锦州守将祖大寿终于走出锦州内城,率领众人出城投降。
至此,明军的关宁锦防线中锦州防线已不复存在。这场战役无疑加快了明王朝的覆灭速度。】
“唉,崇祯这个孩子啊……”老朱叹息着摇了摇头,心中五味杂陈。尽管他知道崇祯并非一个称职的皇帝,但回想起之前对他的评价,又觉得不能完全怪罪于他。毕竟,造成明朝衰落的原因错综复杂,而其中最大的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