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大西军的遵义会议(3/10)
抵达遵义。遵义守将王祥深知敌众我寡,难以坚守城池,于是带领部下撤退至绥阳。大西军顺利进驻遵义,暂时摆脱了与清军激烈交战的局面。至此,部队军心逐渐稳固下来。
四位将领聚在一起,开始对大西军一路走来的艰辛斗争历程进行深入细致的回顾、反思和总结。他们回忆起那些曾经经历过的血雨腥风,无数次的生死较量,以及所取得的辉煌战绩和遭受的挫折失败。通过这次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大西军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为后续的战斗做好了充分准备。
此时此刻,尽管张献忠已然离世,但大西国曾经建立起来的政治体制依旧留存于世。大西军将他们的朝廷设立在了遵义的桃源洞中,诸位将领每天仍然需要按时入朝议政。那朝堂之上,坐着的乃是张献忠的妻子陈氏,她怀中还抱着张献忠年幼的孩子。大西军上下都尊称她为陈皇后,而坐在皇后身旁的则是大西国的宰相汪兆龄。
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以及艾能奇等各位王爷与这位陈皇后还有那位汪宰相之间,对于大西军未来将要踏上怎样的发展道路产生了根本性的分歧。可是,只要事情没能获得皇后和宰相的批准,四位王爷就算有再宏伟的计划也只能停滞不前。
这并不仅仅只是因为陈氏身为皇后,汪兆龄贵为宰相,按照大西政权原先所制定的体制规定,所有将领必须听从皇后和宰相的命令行事那么简单儿。
更为至关重要的一点在于,这四位王爷皆是张献忠收的义子。此时此刻,他们分别名为张可望、张定国、张文秀以及张能奇。由于四王乃是张献忠的义子,那么按照名分来说,他们自然而然也成为了陈皇后的义子。虽说这位皇后正值青春年华,但无论是在朝堂之上还是宫廷之外,皆称四王为“儿”。如此一来,四王倍感压抑,自身的一举一动都受到极为严格的约束与管制,内心之中早已燃起熊熊怒火。】
“如果当年咱在鄱阳湖中战死,不知道咱那些干儿子会如何对待咱的皇后与标儿?”朱元璋不禁在内心深处发出了这样的疑问,而答案不言自名,他当年又是怎么对待小明王的,自己心里还没有一个逼数儿吗?
遥想当年,风云变幻,局势动荡不安。为了登上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宝座,他或许也曾不择手段、心狠手辣过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