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末成功的郑李会师(3/6)
务必在十月半之前抵达新会会师。然而,当郑成功收到信件时,已经是十月了。尽管他立即回复了信件,但实际上他出兵的时间已经拖延至十一月初。
在郑李合作当中,新会战役的胜负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如果这场战役取得胜利,那么东西两大战场将会连接在一起,形成统一战线,敌人逐个击破的阴谋将难以得逞,而抗清军各部之间的团结协作也会得到加强;反之,如果这个战役失败了,东西两大战场就会被隔开,我们将无法抵御敌人集中优势兵力、逐个击破的战术,同时,抗清军内部也可能会出现更多问题。因此,新会战役的胜利或失败对于整个战局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来看,想要取得新会战役的胜利并非完全不可能。那时被困守在广州的清兵数量不过数千人(一说是两万),而且他们多次遭受打击,已经失去了战斗能力。新会被围困三个月,饿死的人数已达三分之一,守城敌军自然也难以继续战斗。后来虽然有清兵从远方赶来救援,但他们的兵力与“衡州之役”中的尼堪相比要弱很多。
此时李定国的军队号称有“二十万”人,即便没有郑成功的援助,也不至于会如此惨败,一路不停歇地败退到南宁。但是李定国东进新会时,辗转千里,需要就地筹集粮草,并没有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一开始,他确实能够获得广大民众的支持,但时间久了,粮食和武器供应不足,最终导致了新会战役的失败。
(四)永历九年五月(1655年6月),海上援粤水师林察等回闽,郑成功得悉援师失期,李定国兵败新会,在给李定国的回信中深自懊悔。他表示自己对于未能及时援助感到非常遗憾,并对李定国的困境深感痛心。
前文已述,清兵渡江之后,南明政权面临崩溃局面,但依然有粤西、滇黔和海上三条线作为最后的支撑。当粤西战事激烈时,滇黔和海上获得了短暂的喘息机会,并得以发展壮大;而当西南战局紧张时,海上势力则趁机攻占了漳、泉、兴等郡县。面对敌人这种\"东边讲和西边打仗\"的策略,郑成功指挥军队频繁出击,试图打破僵局。
然而,尽管郑成功做出了努力,但局势已经无法逆转。此后两年间,郑军先后在揭阳作战(战败)并两次进入长江流域(同样战败)。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