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支持好兄弟(2/3)
好兄弟产生什么蝴蝶效应,他在互联网行业干的并不差,以后去干金融,谁知道结果是好是坏?
“兄弟,你听我说。金融学的东西基本跟财会差不了太多,而且这行业靠人脉,你爸主要是干实业的,在银行方面的关系都是合作伙伴,又不是实在亲戚,他们帮你不会尽心尽力的。”
“未来互联网行业大有可为,华国这么多家庭,十年后哪怕只是百分之一的家庭安装电脑那也是极其庞大的数据,潜力非常巨大。”
“你还记得我带你看的《大腕》吗?”
“记得啊,里面不是说网站倒卖,跟击鼓传花没啥区别吗?”
“这个过程确实是击鼓传花,西方已经有这经验,甚至互联网泡沫。可关键是,华国还没开始往下传呐!这场游戏最后接盘的肯定血本无归,可现在花都没开,鼓还没敲,现在入场的人肯定赚的多啊!”
“诶,元青,你好像对这方面了解不少啊,你也打算进入这行业,所以拉兄弟我给你打工?”
“我要是真想拉你会只让你当个打工仔?咱俩这情谊有这么脆弱?”
“主要是你确实对这方面感兴趣,人一辈子能找到个目标不容易,我不愿看见你将来在不想待的行业里浑浑噩噩。”
这话李元青是真心的。
李元青还依稀记得,当年高考填报志愿,真的有很多同学随波逐流。
问老师,老师不敢说,怕说错话影响孩子判断,被孩子记恨一辈子。
问家长,家长只想知道报考的专业能不能考金饭碗,稳定,踏实才是家长的理想专业。
孩子想要的?
家长不在乎,甚至孩子自己也不知道。
他们班上四十五名同学,最后只有两人明确自己的目标,不包括李元青,他当时被情感左右,考的不好选择去复读。
两人其中之一就是曾祥峰,考了广东某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还有一个是位女同学,姓徐,坚定不移报考南方某省的医学院,还是法医专业!因为她高三上学期迷上了推理小说,就想当法医去亲身侦破各类案件。
除此之外,其他人全都没有方向,然后就那样选了某个大学某个专业,等毕业十周年聚会,再一看,大部分所从事的工作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