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打擂台(1/3)
《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首日票房三千四百多万,次日周六妇女节,更是豪取五千八百万华币,周日有所回落,降至四千一百万华币。
首周末三天134亿。
紧接着就是票房的飞速跌落,周一开始,单日票房就无法超过两千万了。
成本收回,口碑发酵。
这部电影开始在互联网引起大规模讨论了。
首当其冲的话题——难看!
【哪怕刘奕菲之前已经表达不推荐的意思,我仍然没觉得这部电影会难看到如此地步,昏睡在电影院没有提前退场,完全是靠着我对神仙姐姐的喜爱,要是没有这层滤镜在,我得去找前台理论退票!】
【好听点叫自我疗愈,难听点叫无病呻吟,这种电影是怎么帮刘奕菲拿到影后的?不会是李元青花钱砸出来的吧。】
当然,也有文艺青年在网络发声辩驳。
【不懂就不要乱说,想象在夜色深沉的海边,与宇宙间没有任何障碍物时,一般的人情、规则、理辩通通都消失了,能感受到本真的自我。
我本不是刘奕菲的粉丝,在我眼里她这些年演的角色除了《花木兰》以外,花瓶属性总是根据戏份多寡若隐若现。
但这一部不一样,她在电影中,有时是沉默着、有时是压抑着思念、有时是突然的灿烂与开心、有时则是偏执的倾泄不管是那种状态,都透着那种难受得让人发慌得孤独感。
她这个影后实至名归!】
讨论刘奕菲的人,大部分都是看过电影,只是喜好不同,感受不一样。
而那些没有看过电影,却在网络上参与讨论的网友,他们关注的女明星不是主角刘奕菲,而是“戏外的主角”——张静初。
女主作为一位大明星与有妇之夫的导演发生一段婚外情,被汹涌的舆论赶去了国外,从而在社会与自然的疗慰中找回了自我。
导演还是顾长卫,这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都像是张静初自传!
【听说是李元青写的剧本,还去请了顾长卫,他也是真够损。
顾长卫还接了,这脸皮也是真厚!】
好巧不巧。
张静初的电影《脱轨时代》也于同日上映!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