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1/2)
腊月二十七,张祥带领鄂东抗日游击挺进队隐蔽在大岭附近一个小村子里,准备对日本人设在下巴河的驻点进行偷袭,由于村子太小,没有多余的粮食给部队,几百人已经断粮了,陈立自告奋勇,愿带人去筹粮,齐品行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同意他带二十人去筹粮。陈立挑了二十个力气比较大的,带着他们直奔竹瓦孙家大院,叶敬羽见大队长来,急忙叫厨房做饭。陈立道:“库里还有多少大米?”叶敬羽道:“有二千多斤。”陈立道:“全部给我们,你们再去加工,部队几百人都饿着肚子的。”叶敬羽急忙去找箩筐扁担,叫几个人帮忙装了二十担米,约二千五百斤。饭做好了,早已饿得前胸贴后背的队员们狼吞虎咽,将饭菜一扫而光。叶敬羽看着心痛,这群年轻人冒着生命危险打鬼子,还要挨饿,真叫人心疼。稍坐一会二十人挑起米就走,因为还有三百多人饿着肚子呀。一下子弄回二千多斤大米,张祥很高兴,觉得六大队确实有群众基础。
三十的年夜饭,要数大院和清风庵最丰盛,特别是清风庵,除了常规菜外还有几道野味;红烧麂子肉,红烧兔子肉,黄焖鹿肉,粉丝山鸡汤。
明诚老师太己九十八岁了,静昀,静宜陪她坐在素席上,接受大家的祝贺。
胡伯坐在这边首席首位,左右是静安,静宁作陪,陈英,慧仁,慧义,慧智,慧信,红红也在这一桌。几位大嫂将菜上齐后也一齐坐下吃饭,喝的是李嫂自酿的甜米洒,晚辈敬长辈的酒,大家互敬酒。胡伯拿起面前的酒杯,沉声说道:“我们今天欢聚一堂,过着这么好的日子,永远都不要忘记一个人。”大家不约而同的道:“黄先生,大哥哥。”胡伯道:“就是他,十一年前,庵里靠化缘,种地才能勉强维持十来个人的生活,我给地主看山,一年只挣二块大洋,陈家台那么多能人,一年到头打猎,采山货,卖板粟累死累活也只能混个温饱。是他带领大家团结一心,精心谋划,东征西讨,打下这么大一份家业,让我们吃不完,用不尽,现在我们借此机会遥敬他一杯酒,愿他平安无事,健康快乐。”大家齐声念道;“祝黄先生平安无事,健康快乐!”陈英举起酒杯,眼眶红红的道;“胡伯,大哥哥是我的救命恩人,也是我的入党领路人,我敬胡伯,大哥哥年年快乐,身体健康,长命百岁!”说罢一饮而尽。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