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2/3)
有后续安排了。
魏迟渊起来,里衣在他身上也穿出了世家公子的矜贵之气,他伸手从背后抱住她。
林之念笑笑,转头吻了他一下,她喜欢过的人,自然喜欢,可也因为喜欢,不必成了仇恨。
林之念转身,捧住他的脸,将他又带回床上,刚刚穿好的衣服,在床帐内散落……
上书房内。
林之念难得没有第一时间传召大臣,铺开笔墨,为魏迟渊写了一份《致君书》,铺的是他后续坦途、未来前程。
以他的才学、见识,埋没后宅、韬光养晦都不适合他,她的江山容得下他重新入仕为官,只是,这份《致君书》后,确实不合适他再进她的宫殿。
影响决策,又多生事端。
林之念写完,再次研墨,同样给陆辑尘写了一份《致君书》。
汴京城是他的功绩,多年历练,均是为了一展抱负,为过皇的人,是想继续另辟疆土为皇,还是想实现他以前说过的中国,都有他的野心与仕途。
他的天地在外,不必在内。
为了床事困住他们实在没有必要,私欲的疏解可以换上任何人,名臣该在时间长河里熠熠生辉。
林之念写完最后一个字。
收了笔。
心绪涌上一丝不舍,但又很快被她压下,她的年岁不小,早已不适合浪费在这些事情上,他们给了她感情上很珍贵的体验,但,她更愿意看到他们在前朝厮杀,而不是终身埋没才华。
这两个人背后势力错综复杂,都已经不适合在她的后宅之余,也在朝廷呼风唤雨了。
相较于在后宅有人添香,她更期待,在前朝看到他们共建秩序。
林之念将两封信让人收起来,迅速整理好思绪,才开始今日的议事。
“陛下,臣以为,士为四民之首,乃国之根本,当先兴盛士族。士人饱读诗书,明理知义,是治国理政的栋梁之才。若士族兴盛,则朝廷不乏贤能之士,政令得以通达,国家方可长治久安。且士人引领风尚,其言行举止关乎社稷教化,兴士族实为兴国之要务啊!”
红玉出列:“凌大人此言差矣!农乃天下之大本,民以食为天,若无农人耕种,何来仓廪丰实?如今国库虽有余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