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当年跟孙国华搞企改的老板都身价过亿了(1/3)
孙国华最初的设想是让丽华地产把莲花江文旅集团带上,甚至在滨城市的开发中分给莲花江文旅集团一杯羹,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让贺卫国和张妍高兴,因为没有那个必要。主要是,他想尝试北江省的企业相互提携,共同进步。
比如林海县的炮楼酒业,虽然上市没有成功,但是企业发展的非常好,最近十几年来,除了本身的白酒行业,还进行了多元化扩张之路。进军了国内葡萄酒行业,还在法国收购了酒庄,是国内在此领域投资较早的国内民企。炮楼酒业能够发展到今天,是原来这家乡镇酒厂老板的儿子厉害,老板叫张海涛,他儿子叫张波,商业中专毕业,在县商业公司上班。但是这个年轻人不安分于朝九晚五的工作,成天跟着父亲泡在他们家的酒厂里。这时正赶上孙国华在林海县主导国企改制,头脑灵活的张波就让父亲租下或者直接收购了县白酒厂。
就这样,机遇与胆识,再加上运气,当然也有他超前的认知,张氏父子的“炮楼酒厂”就这样开启了疯狂增长的模式,正好也赶上了中国白酒市场最好的二十年。
可能也是因为孙国华的关系,一年前,张波父子又巨资收购了滨城北洼药业有限公司。滨城北洼药业有限公司,是原滨城市北洼县制药厂,在九十年代国企改制时,被原厂领导和北洼县一些领导采用违法违纪手段变更为私企。因为原厂职工一直上告,所以参与此案的时任县委书记,一名副县长,厂长等人最终被查,这起违法行为被认定无效,厂子被县政府收回。
收回来了是收回来了,可是,制药厂依旧改变不了亏损局面,县政府最后只能再次出售。虽然该厂有两个药品批号,但是新老板也是没有干起来。这家药厂手里的一个药品编号是治疗心脑血管病的输液药,本来市场非常好,但是老板没有资金扩大产能。张波看中了这家药厂,父子俩直接找到了孙国华市长。
一个愿意卖,一个愿意买,好事儿啊!
孙国华了解了一下制药厂情况后,果断支持张氏父子趁早下手,告诉他们爷俩,收购完后,去城南新区找于生林购地,建新厂房,订购进口制药设备。而原厂区,先干着,等新建厂区投产再卖掉就好。
孙国华对这些老林海县人是有感情的,像家乡来了老乡一样亲,能帮多少尽量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