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7章 挥刀自清(2/3)
间散落着被撕毁又重新粘贴的笔录碎片。当翻到一份不起眼的通话记录时,他的手指突然顿住——东湖区东江派出所所长王某的号码,在强拆事件前后与涉黑头目张某的通话记录密密麻麻,甚至在警方布置抓捕行动的前一刻,两人还进行了长达17分钟的通话。
为避免打草惊蛇,郭文泽请示市委书记孙国华,向省公安厅申请支持,连夜启动跨市协作机制。三辆挂着外地牌照的警车悄然驶入滨城,二十名荷枪实弹的特警在某废弃厂房内完成集结。与此同时,纪委监委的调查小组以\"财务审计\"为名进驻东湖公安分局和东江派出所。当办案人员打开王某的保险柜时,二十捆崭新的钞票尚未捆扎完毕,旁边还放着写有\"张总惠存\"的翡翠扳指。
审讯室的白炽灯下,王某的心理防线迅速崩塌:\"张某每月给我五万封口费,拆迁现场的监控是我删的,证人也是我派人威胁的\"顺着这条线索,专案组抽丝剥茧,牵出了一张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东湖区法院法官赵某在审理涉黑案件时,将本应判刑的嫌疑人改判缓刑;东湖区国土资源局矿产资源管理科科长钱某违规审批采矿权,为涉黑团伙非法采砂大开绿灯。
两个月的鏖战中,专案组累计调取通话记录13万条,走访证人200余人次。当最后一名涉案人员被押上警车时,郭文泽站在市委广场的法治宣传栏前,对着媒体镜头展示收缴的赃款清单:\"37名害群之马被清除,3200万元涉案资产被查封。政法队伍容不得一粒沙子,公平正义容不得半点亵渎!\"人群中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远处,\"扫黑除恶 弘扬正气\"的红色标语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消息传开,滨城百姓自发在市委门口燃放鞭炮。一位曾被涉黑团伙威胁的商户握着郭文泽的手泣不成声:\"以前报警都不敢,现在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而滨城市委政法委却并未止步,建立的\"阳光执法监督平台\"上线首日,就收到群众举报237条;新出台的政法干警\"八小时外\"行为规范,更是将监督触角延伸到生活细节。
在一次干部座谈会上,市委书记孙国华语重心长地说:\"我们拆的不仅是腐败分子的"铁饭碗",更是在重建群众对法治的信心。\"如今走在滨城街头,警民恳谈会的横幅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