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去墓地拜祭母亲(2/3)
部都是心痛,仅仅一个意料之外,他就和母亲阴阳两隔,而一个人静静地安睡近郊的山坡之上,她一定会觉得孤寂,而且还会觉得很冷。
都说人死后灵魂还在,以前听到这个说法,他会感到质疑,自从母亲去世之后,他不再怀疑了,他相信她是懂他的心的,她也会默默保佑她的家人平安健康,如果有什么不祥之兆,她会不顾一切豁出自己来保全家人的安好无恙的。
路上的车几乎都自觉停靠路边一侧,以躲避近似倾盆的大雨,这个时间没有持续太久,云朵散去,明亮的太阳当头照,天空呈现碧蓝的底色,一切都平静了。
他们的车队继续前进,驶向阳光明媚的地方,不一会儿就到公墓了墓地人很稀,平时没人过来祭拜,除了特殊情况,赶上一伙半伙的就不错了。
人们习惯在清明和七月十五期间来,那时人多到像赶集似的,纸烧处乌烟瘴气,遮天蔽日,令人窒息。
在他没到滨海市时,每年都会在那两个时节到此一来,祭扫一下墓地,烧点纸钱就回去了,别人家也是这样,不过这些年兴给墓碑配花装饰,一般是要用新花替旧花,再就是到焚烧处烧纸送钱,完事之后不回头直接走。
不知从哪年起殡葬仪式也推陈出新,花样有增,烧大纸是一个大的行动,有专门的司仪主持,什么扎纸动物、楼房、汽车、电器之类的,几乎人间有的他们都有,一把火就没了,价格却不菲。
有一次庞凤刚也是参加一个葬礼,问到这事,那个当司仪的直言不讳地说就是整点节目弄点钱呗。
由此可见,有些仪式不过人为的伎俩而已,不然很多人就捞不到钱了,作为新社会出生的,信奉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大不了做点常规的祭祀,不会过度的操持,那样就有点假了,人活着多孝敬点比什么都强。
老人不在了,说什么都晚了,现在流行一句话:孝敬老人不能等,说的再贴切不过了,人到了耄耋之年,说句不好听的,随时可瓜熟蒂落,今天好好的,不意味着就能看到明天的太阳。
何况随着化肥超标使用,特别是空气水污染等,人越发变得脆弱了,英年早逝已成常态化,人们追求好好活着的愿望更加强烈和迫切,有些病的早期光临,不是事先所能预知的。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