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发疯了的政府(1/5)
政策一让再让,工作人员苦口婆心,嘴皮子都磨破了;但是,签协义书的依然是少数;孙区长为了掌扌屋形象进度,将卧地沟20多万户人家的住房描成了红色;凡是签了协义书的,就标上绿色;然而,几天过去了,打开地图,那一片恼人的红色仍然刺眼地在那儿显示着,像是讥笑他的无能。
“女马的!这是逼我发狠啊。”孙区长每到下决心时,总会骂出一句脏话,“嗯,吕强不是提倡城区‘棚改’包干吗?我也来他个大包干。从明天开始,区委、区政府的干部都给我下去,一户一户地给我动员;就是啃,也得给我啃下来!”
于是,区机关大楼里突然像空了一样,“早晨四点半,中午不吃饭,晚上直到看不见”这句带有野蛮性的口号,成了所有机关干部动员拆迁的作息时间表。
工力夫不亏有心人,孙区长这一个决心,马上加快了签协义书的进度。
这一天,我打开进度图,看到上面的标识出现了一大片绿色。
“你这么干,机关干部受不了哇!”我担心地提醒他。
“关键时刻,受不了也得受。”他毫不在乎地说道,“不这么干,哪儿来的效率?哪儿来的速度?”
“可是,你总得讲究劳逸结合啊!”
“什么,劳逸结合?”他翻白了一下眼睛,“让他们坐办公室去?呵呵,要是那样,我白白拿钱养活他们了!”
说出这种话,并不是因为他心狠;而是事出有因:
因为,他本人,就战斗在拆迁第一线。
这一天,拆迁机械进了现场。
骄阳下,机器轰鸣,尘土飞扬。一座座用白灰划了“拆”字的平房陆续被推倒了。
然而,残垣断壁间,依然有一些小屋子,零零星星地矗立在拆迁后的工地上。这都是些没签协义书的人家。
此时,孙区长、白雪和社区工作人员小刘正一户一户地检查晴况。
来到一栋破烂的平房前,孙区长问小刘:“这是哪个部门包的?”
“民政局。”小刘打开笔记本一查,告诉了他。
“喂,谁在这儿?”他冲着屋子里大喊了一声。
“我!”屋子里答应了一声,接着,一名机关干部人跑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