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乙烯、乙烯……(2/4)
据业内专家测算,乙烯产业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广阔的前景,一个地区如果上了百万吨规模的乙烯加工项目,那么,以乙烯为龙头的石化产品将以gdp增长率的15-2倍的度增长。
所以,听说天津、四川、延安地区的乙烯加工项目获准通过之后,地方政府当作一件喜庆大事,举行了大规模的庆祝活动不少地方还邀请了国家领导人或者国家机关的领导到现场助威,以示庆贺之意。
然而,就是这么一件有利于北辽未来发展、有利于孙后代、千秋功业的大事,北辽市委、市政府却没有任何表示别说是庆祝活动,就是连个表示祝贺的电话也没有打来如果说吕强因为与我的关系敏感,不便于说什么,那么,孔骥这个大公正人应该晓之以利害,对此事应该有个明朗的态度啊,难道是两个一把手都吃错了药,犯了迷糊症,政治神经麻痹了?
实际上,市委、市政府态度如何,这件事与我毫无关系关键的问题是,我的部下们,他们辛辛苦苦工作了两三年,好不容易成功了他们希望方方面面都有个说法、有个评价、有个态度……省长那么忙,还一天打来三次电话,表示祝贺,还以董事长名义让我拨出20万元奖金,奖励给那些有功人员可是,这北辽市委、市政府,怎么就这么麻木不仁、无动于衷呢?
以孔骥敏锐的政治嗅觉和吕强敏感的利益观念,他们并非不知道一个上百亿的工业项目落户于北辽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他们也知道此事可喜可贺,应该大张旗鼓地庆祝一番或者是出于礼貌,也应该到“北方重化”走一趟,对那些促成其事的有功人员表示一点儿“小意思”然而,时局变化太快,一个的讯息传来,早让他们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团团乱转,已经无暇顾及这类事情了。
今天一大早,省委组织部杜部长就驱车从省城赶到北辽,找到了孔骥、吕强进行谈话主要内容是:央考核组已经正式进驻省城,对几个副省长候选人进行人代会选举前的最后考核由于孔骥是候选人之一,他要求两个人做好思想准备,在抓好正常工作的同时,积极参选,并做好考核组的接待工作。
这次谈话之后,孔骥当然是兴奋不已多年的愿望,眼看就要成为现实了,怎不叫人激动万分?但是,吕强听了杜部长的话却非常失望他以为,孔骥参选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