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好你个李善长,还能这么玩儿是吧?(2/3)
子读书的花费。”
这是明摆着的事情,而且里面各种乱七八糟的原因也很多。
首先要面对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足够的学校和先生。
尽管朱皇帝已经下诏要广建社学,而且免除社学的各种学费、杂费,成绩好的甚至还有奖学金可以拿,但是依然没什么鸟用。
这里面有一个最简单也是最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建学校要花钱,请先生要花钱,免除的学费是钱,给学生们发的书本、校服、笔墨纸砚是钱,每天给学生免费提供的伙食还是钱,还有给那些好学生发放的奖学金同样也是钱。
正所谓五指有长短,人心有向背。
在汉地的社学都还没能完全铺开的前提下,朱皇帝又怎么舍得拿钱出来去给土司搞社学推广?
而第二个问题,则是普通百姓舍不得送孩子去读书,而且不仅仅只是普通的土司百姓舍不得让自家孩子去学堂读书,甚至有很多中原百姓都不愿意让自家的孩子去读书。
这里面涉及到的就不仅仅只是读书花钱与否的问题,而是七、八岁的孩子已经可以顶半个劳动力使用,让孩子进学堂去读书,那地里的农活怎么办?
少半个劳动力干活,就意味着要少半个劳动力的收成。
而且还得从本就减少的收成当中再抽出一部分来专门供养一个人去读书。
这得是多大的成本?
李善长捋着胡须叹息一声,说道:“臣之前看过户部和礼部的各项数据,纵观整个大明,七岁孩童进学读书最多的地方,就是宁阳县。”
“所以,要想让土司归服王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得让他们能吃饱穿暖,能够承担得起缺少一个壮丁所带来的损失和负担。”
“如此一来,有驸马爷之前提出来的《洪武正韵》和《洪武字典》,配合广建社学之策,以后诸多土司百姓家里的孩子就是说着大明官话、写着汉字长大的一代。”
“或许一代人的变化还不够明显,但是两代人、三代人这么下来,土司百姓想必也会认同他们是大明百姓,而不是认同他们的土司身份。”
随着李善长的话音落下,朱标差点儿没控制住脸上的表情。
是,道理很简单。
让其他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