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5章 娄家的香江规划(中)(1/3)
娄二叔听了精神一振,看了陈安一眼,并不觉得意外,对于陈安这个女婿,娄家都比较满意。
特别是他这次去香江前,陈安提的建议,给他免去了不少麻烦。
接着,娄二叔收起思绪,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说道:
“大哥,这次去香江,我真是大开眼界啊!那边的情况我都已经摸清楚了。我强烈建议咱们家尽早过去,我跟你们说……”
陈安神情专注,他将娄二叔介绍的情况,与自己现实世界中的记忆相互对照,大脑如同精密的仪器一般,迅速梳理着思路。
香江的工业崛起于50年代,宛如一颗璀璨的新星,在时代的浪潮中崭露头角。
其经济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重要阶段:转口港形成前期(上世纪40 - 60年代)、转口港时期(上世纪60 -本世纪 50年代)、工业化时期(50 - 70年代)、工业多元化时期(70年代以后)。
进一步剖析香江工业崛起的原因:
首先,国内为香江制造业崛起提供了大量的生产资料。
战后,大量香江市民回流香江,与此同时,也有一大批内地资本家及普通居民前往香江。
据相关统计,49年至50年春,约有75万人从内地移居香江,他们主要是来自粤、闽、魔都和其他商业重镇。
大批移民涌入香江,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机器设备、技术。
同时这一时期,香江的人口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46年的60万人激增至60年的3075万人。
如此大规模的人口涌入,带来了诸多积极影响。
一方面,人口的增加极大地刺激了内部需求的增长。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类商品需求量大幅上升,为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另一方面,源源不断的劳动力供应,让香江得以充分发挥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大力发展工人工资低廉、劳动密集型的轻工业制造业。
这种发展模式巧妙地避开了香江自然资源缺乏、地价高等不利因素,成为了香江工业的比较优势所在。
其次,国内对香江的支持政策为香江营造了稳定的发展格局。
60年代,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