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娄家的香江规划(下)(2/3)
前倾了倾身子,目光温和地看着陈安,开口问道:
“小安啊,既然你对纺织厂不太看好,那你有没有其他的建议呢?”
陈安微微思索了一下,然后有条不紊地回答道:
“娄叔,我建议家里先开一家制衣厂,专门生产成衣。制衣厂的投资不像纺织厂那么大,产业门槛也相对较低。
香江很多制衣小作坊就是全家几口人,再雇上几个工人,付出几千块钱的成本,开起来的。
咱们20万港元就能开一家规模不小的厂子了,可以先试试手,等熟悉了生产流程和市场渠道,再逐步扩大生产规模。
这是因为自从实行棉织品贸易限制后,纺织业的不振已经成了定局。
为了尽量利用配额和提高回报率,制衣业是必定的发展方向。
我相信,用不了多久,香江就会成为世界知名的服装出口地之一。
目前,制衣业在香江起步较晚,产品品质较低,主要输往西方国家,尤其是鹰酱。
只要提高生产技术和质量,增加产品的附加值,以此为契机,肯定会得到迅速发展。”
陈安心里很清楚,香江制衣业会快速崛起,到了70年,香江服装出口总值会达到433亿港元,占香江全部产品出口的35。
这一年,制衣业雇用人数会比纺织业多两倍,成为制造业的最大行业。
而且,香江纺织品及成衣出口额达95亿港元,占全港总出口的51;
到了80年,香江成衣出口量更是跃居全球第一,占全球市场份额的14。
这些数据,让他对娄家发展制衣厂的前景充满了信心,牛仔衣、运动衣、女装都是很好的产品方向。
到时候,制衣厂即便占有香江1的市场份额,营业额也能达到几千万、上亿元。
随后,几人开始热烈地讨论起经营制衣厂的一些具体规划和实施方案。
娄半城和娄二叔都有着丰富的经营经验,他们从实际出发,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建议。
而陈安则凭借着后世的一些超前想法,为制衣厂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几人越聊越投入,越聊越兴奋,很快将制衣厂的规划方案确定了下来。
本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